浅析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态旅游现状
摘 要: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借助于当地独特、丰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生态”现象。就此,以阿坝州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业;持续性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40-02
旅游业对发展旅游地经济、提高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能够促进旅游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当地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但曾经视旅游业为无污染产业的观点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新游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出现“不生态”、“不持续”等“怪象”,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本文以阿坝州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
一、阿坝州旅游业现状分析
阿坝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地域南北长414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幅员84 241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藏族占52.5%,羌族占17.4%,汉族占26.8%,其他民族占3.3%,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全国主要羌族聚居区;也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雪山草地”,有6个县、110个乡(镇)被命名为老革命根据地。
目前,阿坝州有3个世界级风景区,3个省级风景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1个一级景点,38个二级景点,19个三级景点,5个人文景观板块:长征史诗、历史文化、羌文化、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形成了北看黄龙九寨水,南观卧龙四姑娘山,中游峡谷大草原,重走红军长征路,再赏民族和远离都市的地理环境。同时多样的气候造就了独特的山川地貌、动植物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让阿坝州为世界级的旅游圣地。
(一)阿坝州旅游收入现状
2013年,阿坝州各大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 269.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99亿元,其中,黄龙景区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95亿元;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64.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54亿元;四姑娘山景区接待游客13.6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89.5万元;达古冰川景区接待游客5.9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55.15万元。发展旅游业,让阿坝州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加速当地农牧民的脱贫。
(二)阿坝州旅游业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开发战略重点的西移和四川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阿坝州的区位优势更显突出。各级政府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地震灾区重建、新建专项规划。通过对口援建,阿坝州与援建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这有利于发展加快发展阿坝州经济,从而也刺激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不仅是经济效益型产业,而且是资源叠加型产业,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全州旅游经营模式的形成,适应了区内外旅游市场大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区内外旅游活动由自发性、盲目性向有序化、目标化转变,使全州旅游业发展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阿坝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阿坝州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由于管理、规划等的欠缺,在部分景区景点出现了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者的大量进入,超过阿坝州当地旅游接待地的接待能力,超负荷运营,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一)旅游景区生态脆弱
阿坝州以农牧业为主,耕作的农业土地少,人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小,所以在开发旅游之前都较为完好地保持了原始环境。然而,在旅游开发初期,由于地方政府和个人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对旅游资源盲目开发,破坏了景区原始环境样貌,景区的地质环境开始慢慢恶化。如滥砍滥伐、泥石流灾害、对野生动物的残害等,生活垃圾等造成的河流污染、水污染造成的鱼类大量死亡,地下水位下降、森林萎缩、草场退化及环境受到污染等使旅游景区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
(二)旅游景区载客量有限
阿坝州各个景区容量有限,但是趋之若鹜的游客超过了景区承载量,导致景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例如,世界级旅游景区九寨沟,景区面积仅有90.275 km2,景区内湖泊和水道总面积2.85 km2,约占景区面积的1/30,以科学的计算方式计算:景区最优的客容量为12 000/每天,最大28 000人/每天。九寨沟景区容量有限,虽然有规定限制进景区的人数,但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游客会比限进的人数多出许多,这不得不使景区超负荷运营。这不仅不利于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生态保护。由于游客过多,使本就遭到破坏的景区生态加速恶化。在阿坝州,还有很多类似九寨沟的情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