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为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22 23: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屈帆帆
分享到:

 

  2.大量的信贷无法收回

  如上面对企业的分析,我国的银行带有国家控股的色彩,所以银行大量放贷于政府投资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出于种种原因很多不能如期还款,在银行账上就会形成数额巨大的永久坏账。另外,我国的存贷款利差较大,一般在3%左右,那么银行为了弥补流动性,为了有更多的收益,会选择尽可能地放出更多的贷款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样银行面对存款人时就会显得“拮据”起来,而且银行的审查机制并不完善,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贷款,尽管如此,银行还是被迫这样做因为即使是不良贷款当期也会因为利差获得巨大的回报,才能弥补当期的流动性不足。这样又一次埋下了隐患。最终贷款无法收回时,银行大多会将贷款期限拆分,从长期拆分为短期,前期时从账面上看资产状况是良好的,当无法再拆分时,最终就会成为银行的永久坏账,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

  3.因为金融机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并不十分成熟。目前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例如金融工具的创新为现代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源泉,这些金融创新容易借鉴,但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好比说金融市场是土壤,金融工具是种子,种子再好,也要借助土壤的营养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当前的情况下,过度的金融创新就像高效杀虫剂一样只能暂时的解决表面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假象,实际上把更多的风险压向了金融市场,所以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左手倒右手,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这些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不仅提高了实体经济经营者的融资成本,也使风险不断积聚。这些行为短期可能使银行做大利润,但并不利于金融市场真正的发展与完善,这对银行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经济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各个个体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社会、银行、企业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给其他部分带来影响,而且它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社会中被放大。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能完全解决的,目前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奠定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并寻找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像建筑需要良好的地基一样,这样才能使经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当中,才能使经济长久发展。所以我认为解决出现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的问题的对策如下:

  1.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承认,中国的“社会”色彩的确有利于集中全国各界的力量快速实现经济的飞跃,但经济发展是长久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中国的“计划”色彩依然太过浓厚,这阻碍了经济的平衡发展,例如说政府投资带有国家统筹性质,却成为占拉动经济增长中最大比重的部分,已经为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最近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扩延都表明,这样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未来唯有依靠市场化改革,方能激发中国经济活力。我们也看到在最近举行的两会中,李克强总理也表示将会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这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2.完善金融市场机制

  金融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也能降低自身系统的风险,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分散金融风险,才能减少投机行为并为实体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党的十八大后,一系列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正不断推出:将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国债期货交易;民营银行试点已经开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等我们都看到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3.促进产业转型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体经济的转型。经济发展要想底子好、后劲足就要有坚实的基础,不能把风险堵在金融市场中,实体经济就是支持经济不断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国实体经济长期面临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克服困难,实体经济就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强化管理,同时也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而且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虽然中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渡过这个难关也意味着转型成功能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潜力。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政府正在加强这些方面的改革,关键是要真正的深入改革,不怕“以短痛换长益”,并且加强各方面改革的配合,我相信做好这些协调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的问题,对中国来说一定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