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秦皇岛环境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关系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29 17:1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磊等
分享到:

 



  (三)提倡打造基于秦皇岛环境保护的共同市场

  以市场需求为重要的导向,从集中打造京津冀环保体系着手。一个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否到位,则可以决定该区域具有的整体竞争力。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所以在确保京津冀可以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环境保护进行保证,从而打造出一支具备深厚行业内涵的产业链团队,并打造出建立在秦皇岛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共同市场。

  三、构建秦皇岛环境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结合秦皇岛环境保护原则,制定区域之间人才流动补贴政策

  根据秦皇岛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可以采取相应的京津冀人才流动补贴措施。相关研究显示,最近几年,很多城市中的商品住宅楼一直呈现着供大于求的现象,秦皇岛也是如此,但北京的商品住宅楼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响应在北京落户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基于此,秦皇岛的相关部门则可以不断的完善户籍制度,并敞开大门,为这些入住的人员提供丰富的补贴与奖励,从而使京津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等得到平衡。

  (二)结合秦皇岛环境保护事业,进行深度协作产业发展

  根据秦皇岛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则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深入的开展协作产业。如果产业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即使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结果也是失败的,所以在发展协作产业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三地间需要具备着清晰的功能定位。其中定位就是城市坐标,若城市间定位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则就会导致城市群出现不可持续发展以及无序的现象。所以,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应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并制约低端产业发展,从而为秦皇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与贡献。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于秦皇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与挑战,但与此同时,京津冀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也不能脱离秦皇岛这个海滨城市的大力支持。而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其环境保护具备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所以,秦皇岛环境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重要事项。如果想要更好的实现秦皇岛环境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鼎力支持,还需要一定的机遇,从而为秦皇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为论文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与贡献。

  参考文献:

  [1]樊 杰.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探 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03).

  [2]余静文,王春超.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J]. 经济评论, 2011(01).

  [3]臧志东,田建兵,徐建斌.将京津冀晋蒙地区列为“十二五”国家统筹创新发展示范区[N]. 山西政协报,2010 (00A).

  [4]郭志勇,顾乃华.制度变迁、土地财政与外延式城市扩张——一个解释我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虚高现象的新视角[J]. 社会科学研究, 2013(01).

  [5]郑重,于光,周永章,高全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响应:资源环境一体化中的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09(02) .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