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探析小额扶贫信贷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3 10:4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闻丽
分享到:

 


  通过小额扶贫信贷可以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观念,利用小额扶贫信贷改善当前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第一,农民通过小额扶贫信贷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从而购买种子、农药、牲畜幼崽、饲料等方面的物资,种植一些高产的农作物,养殖收益较高的畜牧产品,以此来促进特色农业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第二,农户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对作物及牲畜的种类等进行改善,种植与养殖一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拓展收入的来源,增加农户收入;第三,农户可以将小额扶贫信贷作为农业与养殖业方面的投入成本,购买各种深加工机械等,调整农业产业地位,通过对农产品、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来获得更大的收益;第四,农户可以利用小额扶贫信贷来购买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与工具,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通过这些方式来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四、实现小额扶贫信贷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议

  (一)注重小额扶贫信贷管理,用活用好

  小额扶贫信贷是政府贴息,扶持农户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政策,就要把好审批关,切实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农户手中,并由相关人员对贷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帮助使用,使贷款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二)提高农户素质,发挥小额扶贫信贷的作用

  农户的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影响,要注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农户进行素质教育、种养殖等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增效的目的。要在农村加大对小额扶贫信贷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较为合适的方式向农户宣传小额扶贫信贷的业务与政策。具体的方式包括悬挂条幅、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专业人员下乡宣讲;广播、电视、黑板报等。让农户提高对小额扶贫信贷的认识,充分发挥小额扶贫信贷的作用,促进农户增收,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三)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发放,强化小额扶贫信贷功能

  小额扶贫信贷这种金融服务是具有创新性的,一方面要坚持扶贫的最初目标,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小额扶贫信贷业务主要是由农村信用社负责办理,管理部门要统一协调管理,使小额扶贫贷款覆盖到一些收入较低,确需要资金扶持创业的农户。

  要对一些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安排专业人员对这些农户进行小额扶贫信贷业务与内容的讲解,对贷款申请程序进行简化,农村信用社确保资金到位,使资金发放更加灵活有效。才能够惠及到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提高农户收入,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五、总结

  小额扶贫信贷当前已经成为农村、农户实现生产性贷款的重要来源。小额扶贫信贷是一些金融部门所不能替代的,能够对一些正规的金融进行补充,通过小额扶贫信贷能够使我国当前信贷不平衡的情况得到改善。发挥小额扶贫信贷作用促进农户增收,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发展的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忠明,梁红.小额扶贫贷款可持续性分析——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小额扶贫信贷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金融,2013(12).

  [2]罗伯先,覃健文.对武宣县小额扶贫信贷情况的调查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11(05).

  [3]王飞翔.政府重视银行管好农户增收——凤冈县石径乡小额扶贫信贷实现“双重效益”[J].贵州农村金融,2012(12).

  [4]梁东.加快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探索扶贫开发有效政策机制[J].金融经济,2010(10).

  [5]戎宇.清收小额扶贫到户贷款缘何举步维艰——对荔波县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情况的调查[J].西南金融,2012(1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