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三公”经费控制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5 11: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于宗新等
分享到:

 

  摘要:对“三公”经费实施控制,应当围绕控制目标而进行;控制目标包括规模适度、比例合理,使用规范、绩效显著,监督到位、问责有力等。目前我国“三公”经费控制中存在预算编制审批随意性大、执行不严肃,支出不规范、不透明,存在腐败浪费现象,以及缺少绩效管理等问题,需要采取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预算控制、完善内控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国企消费管理、开展绩效评价,从以及从严问责追责、推进制度建设等控制策略。

  关键词:“三公”经费 预算 管理 控制

  “三公”经费是指使用公共资金支出的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三项经费。这些费用,因为长期缺乏公开透明,容易滋生腐败,而广泛受到社会关注。研究分析这些经费在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控制水平的有效办法,进而促进“三公”经费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防范腐败风险、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

  一、“三公”经费的控制目标

  “三公”经费对于行政管理不可或缺,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运转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有效控制,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一)规模适度,比例合理

  “三公”经费在行政经费预算中的规模要适当,不能过小,影响行政效率;更不可过大,影响预算的约束性,造成浪费。同样的,国有企事业编制“三公”支出计划,也应与自身需要相适应,合理有度。除总体规模适度,在总预算(计划)中的占比合理外;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三项经费之间,与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相关经费之间,也要确定合理比例,防止互相串用、挤占。

  (二)使用规范,绩效明显

  “三公”经费的支出要真实、合法,管理有序,使用绩效明显。所有支出应该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不得超出标准和范围;审批手续应当齐全,会计处理要准确合规;要按照规定正确归集各项经费,按照要求适时公开;要完善效益、效果、效率评价机制,在合理、可持续的前提下,实现“三公”经费绩效最大化。

  (三)监督到位,问责有力

  人民代表大会对“三公”经费预算的审批和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业务职能部门管理有力,审计、监察等专职监督机关督查到位,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运行有效,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对“三公”经费管理失控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借机徇私舞弊的,应当依法依纪从严问责。要视具体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组织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给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造成严重损失的,还要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既打又罚,从严问责。追责、问责的结果要能够有效地反馈回控制体系,发挥其应有警示和防范作用。

  二、当前“三公”经费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控制目标要求而言,当前我国“三公”经费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审批随意性大

  由于公务接待的多样性、公车购置运行的复杂性、出国出境的特殊性,各级政府对“三公”经费的理解不尽一致,许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将日常行政经费、管理经费中的“三公”费用与项目建设中的“三公”经费通盘考虑,编制预算不周密。财政部门审核时,因为审核业务繁忙,也往往存在“三公”经费预算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人大在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批时,也常常因为时间紧迫、预算专业性太强,审批不严不细。按照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职务消费预算,应当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备案;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编制随意、审核随意的问题。

  (二)“三公”经费预算执行不严肃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