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成果研究(2)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经济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因此学科背景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现代部分,但也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滋生出来的,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精神。《导释》中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260多年的清朝专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之后,发展的矛盾由稳定的封建经济转变为谋求资本主义经济,这使后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把辛亥革命确定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就有了必然性。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首先取决于对客观环境与实际情况的把握,阐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国情基础是深入研究该学科的重要理论前提,概括其基本情况、特征、变化及其趋势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都是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需要探寻的背景及前提。
2、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
每一门学科都会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作为一个“新生儿”,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学科任务、研究方法、时期划分、逻辑架构、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等要素方面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作者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研究对象是1911年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其任务是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系统概括、总结近百年的奋斗历程;而研究方法则采用了独特的过程法及评论法等。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是把握这门学科的框架及方向的前提,对于概括和总结这门富有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科有重要意义。
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专论与趋向
王毅武教授概括性地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总结为“七大理论”。首先,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归纳为三方面:对旧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及对非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对根据地、解放区及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概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预测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过程、方法、步骤的理论;其次,对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其变化;再者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1992年“三农”问题还未提出时,作者就在其论文中表明:在中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三农”问题举足轻重,必须放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依然是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化;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理论这一章中作者谈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大成就,就实践层面考虑,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理论层面考察,是邓小平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及市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理念、新认识。开放实际上是改革的内容、过程与体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而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内容在新时期发展与完善的新成果,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升华与结晶。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配置的主体方式,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最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新概括,是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是在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与战略指南。
三、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创新及意义
每一个学科都具有其特殊的学术逻辑与学术特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都是王毅武教授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中独创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与计划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止,王毅武教授清晰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定义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他从价值规律的双重规定性出发,从价值决定于价值实现的角度解释了计划于市场之间的关系,理论主线的提出,富有学术创新性与开拓性,实践证明既是准确的,也是有理论性与预见性的。同时,核心范畴这一概念也创造性地被提出,核心范畴是指既能够客观反映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本质联系,又能够科学体现决定这一理论体系的现实过程、特征及其趋势的基本的理论概括。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链条以及核心范畴对我们的启示,可以逻辑地将“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因为这既能够揭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与实质,又能够揭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特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又一大特色便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作者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基础方法上,独创了过程法与评论法,并将其概括为:“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重在发展”这十六个字。这些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具体的经济观点和思想作比较,能够把握其发展变化、揭示其联系与差异,了解其由来和发展,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有助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还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一本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实际上就是“中国形式和中国风格”的实际体现,也是“中国理论和中国声音”的确切表达。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后,再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强调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恰恰是理论自信的表现,其内容就是说明并论证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的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与十八大报告高度的一致,更加证明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是值得读、值得品、值得研究的一本好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值得学、值得钻、值得探索的一门好学科。
【参考文献】
[1] 叶世昌、何宝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J].中国社会科学,1989(5).
[2] 王毅武、李晓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认识——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