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2-05 11: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朱雪辉
分享到: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5]石正高;试谈城乡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理论导刊;1989年05期.

  [6]孙蔡明;城乡经济联合的作用、问题与展望[J];上海企业;1990年08期.

  [7]欧阳培;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过渡的思考[J];求索;1993年03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