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韩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1-14 17: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申姝红
分享到:

 

  摘要:同样地处东亚,中韩两国的文化经常被称为“大同小异”。从历史上看,两国间的交往由来已久,韩国文化习俗等都深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间的相似性较大。而由于民族背景、历史原因、政治环境、地域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近代又屡次遭到日本侵略,加之近几年又深受美国影响,所以韩国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等也都渗入了较多日美文化因素。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最终达成双方的利益共赢谈判结果。

  关键词:中韩文化;差异;商务谈判;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20-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在经济、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贸易往来不断,国际商务谈判也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作为商务谈判人员,思维方式受到本国家文化影响,谈判过程中极易由此引发一些矛盾与冲突。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由于拥有相同的社会经验、受过相同的社会教育,这类人群就具有了“共同的心理程序”。而来自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因此也产生了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在谈判中谈判人员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去理解和评价对方,而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差异,从而实现跨文化谈判的成功。

  一、中韩文化间的差异分析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因其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就国际商务谈判的本质而言,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特殊表现,而人的思维习惯、语言艺术、心理需求等都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韩国的许多文化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其中不乏很多共同之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从风俗礼仪,还是时间、等级观念方面来看,两国文化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风俗礼仪

  韩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人际交往中对于礼仪修养尤为重视。大部分韩国人在社交中都会使用英语交流,对于日本商人几乎没有合作的意愿。大部分韩国人在见面时会互相握手致意,通常会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以示尊重。在有些情况下,男子会面还会微微鞠躬,互相交换名片。韩国社会礼仪还处于一处相对保守的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男性和女性不会直接握手,常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代替。

  在称呼上,韩语中敬语和尊称的使用较为复杂,韩国人惯于以对方在社会上的职务、地位或头衔来称呼对方,很少会直呼其名。主场谈判时,韩方会提供茶点及软饮料,而客方最好不要拒绝,以免引起主方的不悦。韩国人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聊天时不宜涉及本国政治、经济、统一、妻室等话题。与西方国家“女士优先”的风俗不同,在公开场合韩国人更注意男士的形象与地位,例如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

  在衣着方面,中国和韩国人对于衣着有着不同的理解。日常生活中,韩国人“外貌至上”,总是衣着光鲜靓丽、严谨认真,非常注重不同场合的着装,日常上班和假日休闲着装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爬山的过程中,韩国可以随处可见穿登山服的“专业人士”,而登山服只是用来登山穿的。如果上班穿登山服,韩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对于大多数中国来说,人们的日常衣着相对自由随意,除特殊情况外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时间观念

  时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时间观念是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与同处东亚的日本不同,日本人时间观念极强,中韩两国的人们则相对较弱。不仅如此,中韩两国的时间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别。中国人不会刻意强调时间的流逝,办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在谈判过程中,大部分商务人士都认为时机的选择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中国古语中就有“欲速则不达”,谈判人员也对此深信不疑,如果感到时机仍未成熟是绝不会轻易做出任何的决定。因此中外商务活动中,中方人员通常偏爱横向谈判,谈判方式灵活多变,可以同时做多件事,但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效率较低。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