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农业经济只有提高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建设,加强机械化水平,从而达到加强劳动的生产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强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这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收;关系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农机装备多样化,但是种类不多,质量也不稳定,在产品的可靠、耐久、安全、舒适及产品的整体质量方面都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想实现其现代化的建设就要加强农业的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减少生产的成本,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的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现状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只有农业得到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建设也是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环节。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是指用现代化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生物技术科学化,比如连续不断的培育及推广应用新研发的高产优质抗逆的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
2、劳动手段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
3、生产组织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基础是是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又是由科技的核心技术来构成的,农业生产机械化要始终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农业一体化的建设。农业机械化不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劳动的生产率,还在加强粮食单产以及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的过程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和文化背景的独特性,就造成了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水平不平衡的特性。我国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土地稀缺和劳动力比例不同等因素就决定了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生产条件、不同的经济水平等原因,就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
1、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就比较高,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快,这就使得农民对于农业机械使用购买的数量比较多,农业的机械化建设速度也会比较快;而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业的机械化建设发展速度就比较慢,生产水平比较低,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是比较缓慢。
2、农业机械设备的总量不够,结构也不不合理。部分的农业机械的老化比较严重,更新换代慢;运输的机械较多,农田作业的机械较少;动力的机械中小型机械比较多;大中型的机械较少;在农机作业时配套的机具较少,配套的比率也会很低;低档次的机具较多,新型的机具较少。高性能的机具就更为少了。在设备的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买不起”。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较低,支出的负担重,资金的筹措比较困难,对农业的机械购买力不足。二是“用不好”,由于农机的管理部门经费得不到保证,就对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的培训就难以进行,农民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就造成一部分的农民买得起农机,但却用不好农机。三是“效益差”,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培训的机会少,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机,就会造成农机的故障较多、效率较低。
三、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农民增收之间关系
1、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农民增收之间关系的意义: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的生产要素,减少人力的劳动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改造,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可以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的水平,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及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农业的增效及农民的增收这一目的。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于这一课题进行的研究,希望可以被有关的部门采纳,最终可以提高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增效。在农民进行增收之后,得到了切实的实惠,才可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优势,看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广阔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投入更多的资金,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农民增收之后就会促使农机手学习技术,推动农机化发展,加快对老旧机型的换代,这些和农业的增效成为正比,形成良性的循环。
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其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农村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目标。农业生产方式也随着有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发生了最根本的变化。国家对于购机补贴的政策已经连续实施。增加农民对于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加强对于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装备水平。农业的生产及耕作的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机具及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使得农机与农艺紧密的结合。还有,农民的素质有了巨大的提升。农机化促使广大的农机操作者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这就带动了广大的农民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发展和举措
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与农机工业间的同步发展,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振兴农业装备的制造业。解决对农机化需求的迫切和现代农业装备的供给不足的矛盾,振兴农业的装备制造业,就需要加强两个能力:
1、加强我国农机产品的质量已达到发展所需求的能力。
加强我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就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建设及完善我国对农业设备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强自主的创新能力,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及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新技术,打造出我国农机的知名品牌。着力培育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军能力的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加强劳动的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土地的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让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农民持续的增收,促进农业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建设,推动农民及农村的面貌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农业进行机械化的建设时农业发展的必要方式,对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如果不达到高水平的机械化建设,就不可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的农业进行转变的过程。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对农业的机械化建设起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见花.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2).
[2]傅单单,朱红鹃.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6).
[3]梅莉.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J].《湖南农机》,2013,(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