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们经过充分调研与国际比较,发现“中部金三角”就区位优势、科教资源及其辐射圈而言很有潜力。为顺利实施我国经济转型,应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与金融创新新引擎、新动力的巨大潜能,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让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补融合;培育中国“硅谷”与科技“巨人”式企业,助推“中部金三角”经济起飞,使其率先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从而顺利实现“中部崛起”。
【关键词】 科技支撑 “中部金三角” 金融创新 新增长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加大,既有的比较优势日益减弱,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尤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力加剧的影响,沿海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步伐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上升,其产业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因此,大力推动“中部金三角”的跳跃式发展,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对优化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具有深远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中部金三角”的由来及其战略定位
近些年来,国内有部分经济学家将湘、鄂、赣三地界定为“中部金三角”地带。所谓“中部金三角”是指由中部地区地理位置接近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同组成的一个经济区域,参见图1。三者之间分工协作不仅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集群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中部金三角”目前的GDP总量合计排名位居全国第五位,进一步集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目前“中部金三角”的经济总量仅略低于山东半岛城市群。
1、区位概况、经济社会状况
一般意义上,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个省区,面积为102.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2010年人口达3.56亿,占全国人口的26.6%。
本文所指中西部八省市,系指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包括西部地区的陕西、重庆、贵州等省市,以中西部地带八省市,加以统称。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部地区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制造业中心,也是以长江水系连接东部沿海的要冲。
2、“中部金三角”在全国经济振兴中的腰脊中枢地位与区位优势
(1)区位、交通中枢。中部具有独特的区位核心优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内陆腹地,承东启西,呼南应北。中部地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物产资源丰富,文明久远,人力富集,市场广阔。中部地区还具有强大的交通辐射力。
(2)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枢纽是支持西部大开发、向西辐射的最佳平台。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了“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将成为21世纪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进基地和示范区。
3、政策短板与现实窘境
(1)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部金三角”城市群正逐步成为政策边缘化城市。
(2)中西部特别需要具有辐射能力的核心城市群。中西部地区缺乏大都市,没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态群,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从而变成了个别优秀大企业单打独拼,难以依托区域整体竞争力成长的艰难局面。中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中心城市,这制约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
因此,“中部金三角”经济起飞,务必深化改革、打破常规、大兴创新创业之风,扎实培育优秀企业与优秀企业家,紧靠“科技+金融”,真抓实干,寻求突破。
二、科技与金融结合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群建设
1、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
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人类社会的一部发展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是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古往今来,世界经济发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也印证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牛鼻子的作用。例如,由纺织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现代银行制度功不可没;由蒸汽机发明和铁路系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本市场的创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与始于硅谷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紧紧地相伴相随。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重要的产业革命,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往往会呈现出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谁在产业革命中成功做到了科技和金融的交相融合,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谁就能在产业革命当中赢得先机,独占鳌头。南方的深圳腾讯QQ,北方的百度搜索,都将科技研发与风险投资等金融创新方式融合得淋漓尽致,因而硕果累累。
(2)“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蓝皮书》,武汉市位居中国科技竞争力前十名;长沙、合肥等地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毫不逊色。走进“十二五”,挖掘科技创新资源,并实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中部金三角”优势得天独厚,机会无限,潜力巨大。
2、激励创新创业,积极发展中西部八省市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国外经验,在教育、科技产业密集的地带,可以建立高科技园区,以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硅谷”,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一样,着力培养自主创新、创新创业的开拓氛围。按照科技+金融+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排列组合方式,充分挖掘武汉市及其华中地区的科技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雄厚潜力,大力培育出“华中的HP”、“华中的微软”、“华中的英特尔”,从而极大地释放出知识经济的巨大能量,铸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出又一个中国的“硅谷”。因此,应充分发挥高科技园区的骨干带头作用,抢占战略型新兴产业制高点。
3、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创设武汉“新三板”市场,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资本市场对于培育和发展创新企业是很重要的,它是为创新企业提供早期创业资本、中期成长资本以及后续发展扩张的持续融资平台。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作为全球科技最先进、创新最活跃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两相对照,“中部金三角”城市群拥有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及中科院武汉分院、合肥分院,成批的重点高校,悠久的产业基础;时至今日,却仍是沉睡的“巨人”,没有取得本来应该获得的经济成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大金融”手段
1、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基础作用,为中西部崛起“铺路搭桥”
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确保“中部金三角”城市群经济起飞,首先要有企业的兴旺,需要资金支持。由于私人资本在规模和投入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支持一些资金需要量大、投入时间长或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产业发展,尤其是难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要有国家支持,即采用政府主导模式。而开发性金融由于具备下述三大特点,能够为中西部崛起发挥更大作用。第一,开发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肩负着重要的政策使命,其贷款投放的方向和力度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第二,开发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从制度设计上来说,开发性金融无论其贷款期限、利率,还是融资手段,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以市场手段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种制度设计,为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执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由于开发性金融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就使得开发性金融相对超脱于即时的经济运行,能够注重弥补市场失灵、信用缺损,从市场建设的角度构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培育市场的过程中开拓业务,为商业性金融的后期介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这一本质特点切合我国中部地区区情,有着广阔的运作发展空间。
2、努力构筑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资本市场,建设中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应考虑建立中部地区区域性的政策性银行,以及以武汉为总部所在地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部发展开辟更多融资途径,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以促进“中部金三角”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1)在金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发挥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中心支行的骨干作用;创立区域性证券交易所,设立场外交易、产权交易中心等新兴市场,提高工商企业投融资效率,培育中部产业集群。
由于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条件都不相同,如果按全国统一标准建立单一层次的全国性资本市场,很难适应中部地区特定的需要,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在中部地区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资本市场是很有必要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多种融资渠道的支持,建立创业板、新三板、发展场外交易、产权交易,目的就是为新兴的、经营状况好的、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恢复主要面向中部地区的武汉柜台交易市场,符合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思路,也符合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武汉柜台交易市场能够给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
(2)建立中部崛起产业投资基金。助推“中部金三角”经济起飞,选择产业基金这种形式进行投融资运作,是由其本身的优势决定的。
第一,中部崛起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目前国家财力和银行信贷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实现基础设施融资的证券化,特别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为基础设施发展融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产业投资基金聚小为大,使基础产业的民众投资成为国家财政投资的有力补充,就可以配合国家投资,改变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比较滞后的局面。
第二,高科技产业是充满风险的产业,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持高科技产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创业基金的形式支持高科技产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创业基金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是支持科技发展事业,提高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以金融之手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择优扶植中小企业,实行“抓大放小”
对于大企业,应该促进其上市,同时发行企业债券,使这些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中部地区的支柱。对于中小企业,可借鉴台湾经验,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借提供信用保证,达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目的,进而协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中部金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1、增长极理论与“中部金三角”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优势的地方,比如港口、大城市、交通要道沿线和资源聚焦地。增长极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导致生产要素向极点集聚,后者导致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增长极发展初期,聚集效用明显,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造成地区间的差异。
增长极理论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国外的很多地区和国内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都依托该理论为发展战略,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珠江三角洲以香港为极点,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极点,周边各地以极点为产业龙头,按产业链从高到低进行分工协作。两区域都在二十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实践表明,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所在地区具有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三是要有良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在中西部的都市圈建设中,应重点考虑这三方面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和聚集是三个关键要素。
通过反复调研、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认为,在中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潜质的就是“中部金三角”。都市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完成了产业升级。周边城市支撑武汉做大做强,武汉又与周边广泛交流与协作,通过各城市间良性循环实现共赢。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长江中游都市带,并向四周辐射,将会极大地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因此,中西部八省市以“中部金三角”为极点,经济起飞,前景光明。
(2)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与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是对网络开发的进一步拓展,是指几省的若干中心城市一致行动,协同发展作用,以中心城市的经济力量进行辐射。
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实地考察,我们认为:中部地区若要解决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战略,首先要搞好城市化建设规划,形成中心城市网络。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可以在发展鄂东城市群、湘东北城市群和赣北城市群的基础上,推进三群融合,群策群力建设“中部金三角”;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络将各中心城市连接起来,促进长江中游经济一体化。中西部八省市完全可以联合规划、互为支点,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以产业纽带来强化中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建设
(1)国外城市群发展特点及对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启示。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定义普遍划分出世界六大都市圈。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了纽约、波士顿等著名城市,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的核心是东京,它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
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它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之一。
在美国的都市圈中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城市,如底特律汽车城、波士顿飞机城。这些城市内部已经具备了完备的产业链,城市之间又彼此相连,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而在我国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模式还未完全建立,包括城市群的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建的环境还不完善。
总之,我国中部城市群的综合优势还未完全体现出来,这就更需要结合“科技与金融”创新,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群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确立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发展城市群经济。湖北武汉城市群是以一级龙头城市武汉为核心,辐射半径300公里,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武汉“1+8”城市圈,还融合了湘、赣、皖部分城市,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应优先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传统产业及其经济结构转型。长、株、潭三市互补、融合、集群发展,并为河南中原城市群、江西赣北城市群、安徽“合肥—芜湖”城市群协调发展作出示范。
(3)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相互结合,新型城市群的建设为产业集群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所谓集群是一个生态概念。生态当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而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产业集群模式会实现范围经济,包括外部的企业聚集和内部分工体系的完善;产业集群还会带来技术制度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
中部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汽车、钢铁、农产品加工的制造业。其中包括武汉—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武汉钢铁、株州有色金属、湘潭钢铁材料、贵溪铜业基地等。
目前,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实际上,产业集群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城市群集聚功能性的缺乏,由此我们看到,城市群的建设对于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城市群整合了区域内各城市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整体经济腾飞。假如要把这种巨大作用变为现实,就特别需要以下条件:第一,创造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环境条件等,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以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第二,区域内应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这就要求圈群内必须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内核,它是产业链的龙头和辐射源。同时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产业链存在的基础,产业链内分工明确;第三,域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共同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它是城市群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及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所有这些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以“中部金三角”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以强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务必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开发开放,结合“十二五”转型,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效拓展其产业增长空间。务必紧密结合“十二五”转型,全力改造传统制造业,降低能耗,实行低碳环保;奋力推进以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上台阶,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领军式”产业集群。
五、促进“中部金三角”城市群经济起飞的战略构想及其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就全国而言,建设“中部金三角”,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就中西部八省市而言,建设“中部金三角”,则是探索发展新路径、建设核心增长极、建立中西部区域协作机制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客观要求。实现中部崛起,在总体上可以采用梯度推进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相结合的战略。以“中部金三角”为核心,实行产业集群推进,充分发挥城市群互补优势。这既符合我国一贯的区域发展思路和地域上明显呈梯度格局的现状,又能弥补极化作用进一步扩大区域间差距的弊端,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宏观上,第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打破地区封锁、恶性竞争,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彻底开放;第二,组建规范的、权威的区域协调机构。但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有了区域内的协调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引入政府行为,发挥政府协同作用,解决诸如城市区域内空气污染、河流及湖泊水源利用和污染治理问题;第三,要探寻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操作层面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牵头,建立官民结合的“中部金三角”城市群规划协调性机构,科学规划、优势互补,有序推进“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建设。
第二,有效实行全员培训,变人口大区为“人口红利”,下大力气培养企业家与企业家阶层。
第三,在中西部八省市,科学规划分中心支点城市,有序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城。例如在河南信阳、湖北荆门、湖南岳阳、江西九江、重庆万州、陕西安康等地,结合产业发展、科技研发、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纵深发展,挖掘中西部人力资源,择优扶持高效化产业,大力建设中西部绿水青山式的生态科技园、生态产业园。
第四,在特色产业群、城市群优化的基础上,借鉴美、日,实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稳步建设“中部金三角”城市群,使其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张可云: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2] 郭生练、胡树华: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
[3] 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兴昌: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布阵[J].中国城市经济,2004(1).
[5] 张巨功: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4(1).
[6] 肖金成、杨洁、袁米等:打造中心城市[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