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供水管网的腐蚀与防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6-03 23:3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供水管网所用管材一般分为金属管材和非金属管材,就目前管网来看,大管径管道一般采用金属管材,包括铸铁管、球墨铸铁管以及钢管,小口径管道一般采用非金属管,包括给水尼龙管、给水PPR管,但仍有部分管道及管件使用钢管或钢制管件连接。由于北方冬季气温较低,一般干线管道和城区管网都是埋地敷设,这样对管网的防腐要求就非常高,好的防腐可以避免因管道腐蚀而造成管网漏水,避免管道内部增加摩阻,污染水质,相反则给管网带来很大麻烦,可见管道防腐对管网有多么的重要。 
  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金属腐蚀,污染水质,从世界上有供水工程开始,人们就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机理、防腐方法、涂层结构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已形成多种防腐体系。 
   
  一.管道的腐蚀 
   
  腐蚀是金属在周围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种破坏。 
  金属腐蚀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金属直接和介质接触起化学作用而引起金属离子的溶解过程。而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和电解质组成原电池所发生的电解过程。金属在土壤、水或潮气等电解质溶液中,一般都发生电化学腐蚀。埋地管道外腐蚀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归纳为以下3种原因: 
  (1)电化学腐蚀——由于土壤是固态、液态、气态3种物质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土壤颗粒间充满空气、水和各种盐类,使土壤具有电解质溶液的特征,埋地管道裸露的金属(如涂层被机械破坏,微生物破坏等),就和土壤电解质组成了原电池,导致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杂散电流对管道的腐蚀——由于外界漏电影响,土壤中有杂散电流通过管道,因而发生电解作用,使管道腐蚀。 
  (3)细菌作用引起的腐蚀——据研究,微生物参与腐蚀的过程中,不同种类细菌的腐蚀行为,条件各不相同,例如在缺氧土壤中存在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它能将可溶的硫酸盐转化为硫化氢,使土壤中H+浓度增加,加速了埋地管道的腐蚀作用。 
  对埋地管道腐蚀调查与研究表明,埋地管道外壁绝缘层的损坏是造成管道遭受土壤腐蚀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管线长期安全生产,针对土壤腐蚀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制止腐蚀的发生和降低腐蚀程度: 
  (1)选用耐腐蚀的管材; 
  (2)增加管道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减小腐蚀电流,如采用石油沥青、煤焦油瓷漆、粘胶带、环氧粉末、三层PE等绝缘层,使绝缘层电阻较大,绝缘层的致密性很好(无针孔),从而把腐蚀电流减少到最小程度;
  (3)采用电法保护(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一般电法保护应与绝缘层保护相结合,以减小保护电流的消耗。 
   
  二.管道的防腐 
   
  国内过去多采用石油沥青防腐层,近年来,我国陆续研究开发了聚乙烯夹克(两层结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聚乙烯胶粘带和煤焦油瓷漆等防腐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腐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这些防腐技术的不足之处,如两层结构聚乙烯夹克的粘结性较差,熔结环氧粉末层的机械性能较低,煤焦油瓷漆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聚乙烯胶粘带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因此,欧洲一些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开发并成功应用了溶解环氧/挤出聚乙烯三层结构防腐涂层技术,这是目前国际上认为最先进的管道外防腐技术。 
  挤出聚乙烯包覆涂层,以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极低的水、氧渗透性和低环境污染,被公认是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防腐材料之一。但是,非极性的聚乙烯涂层与极性的钢管表面粘接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在聚乙烯涂层与钢管之间涂一层“软基”玛蹄脂或橡胶粘结剂或“硬基”聚乙烯共聚物底胶,形成两层涂层结构。而有些国家则采用高温熔结聚乙烯粉末的方法,但无论是两层结构涂层还是熔结聚乙烯粉末涂层,都存在两个缺点:一是阴极剥离强度弱,二是与钢材的粘结性能低且不稳定,尤其在较高温度下更为明显。为了更好地解决聚乙烯图层的钢管表面的粘结问题,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于80年代广泛采用了三层聚烯烃管道防腐涂层(以下简称三层PE)。这种涂层结构包括:环氧底漆、共聚物中间层、聚乙烯外涂层,三层结构防腐层将熔结环氧粉末涂层和挤压聚烯烃防腐层的机械特性等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显著改善各自的性能。对熔结环氧粉末涂层抗机械破坏性能弱的缺点得到弥补;使两层结构的挤压聚烯烃防腐层,粘结性能差的弱点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防腐层的抗阴极剥离性能和机械强度。 
  为了同时解决钢管的外壁腐蚀、内壁输水质量问题,可采用环氧类粉末涂敷钢管。环氧类粉末涂敷钢管是采用优质高频焊管、螺旋焊管或无缝钢管基体,以先进的流化床涂敷工艺,在钢管内外壁熔融涂敷无毒食品级环氧粉末涂料,具有国际先进管材的水准,它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替代进口管材的首选。 
  环氧类粉末涂敷钢管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涂层附着力好,抗腐蚀性强,可耐酸、碱及其它化学腐蚀,无毒、耐磨,耐冲击性好,耐渗透性强,管道表面光滑,可以提高输送效率,解决管道阻塞问题,减少输送压力损失,涂层中无溶剂,无可渗出物质,因而不会污染输送介质,保证介质的承接度和卫生性。涂层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耐侯性,在-40℃至80℃范围可循环冷热交替使用,涂层不老化、不龟裂,因而可以在寒冷、酷热地带等苛刻的环境下使用。
  三.管道的防腐工艺 
   
  管道涂敷:对埋地金属管道进行外壁涂敷,可使管道的寿命大大提高。 
  (1)除锈工艺 
  除锈工艺较之其他防腐工艺更为简便,只需用砂纸、钢丝刷或电动砂轮机将被涂工件表面浮锈、焊渣、油污及疏松物除去,擦净达到平整干燥既可施涂。需要强调的是被涂工件表面浮锈、油污等杂物必须除净,因浮锈、油污等杂物可能会在工件表面形成一个隔离层,直接影响涂料的附着力和涂敷质量。 
  (2)涂敷工艺 
  可采用刷涂、喷涂、滚涂等方法施涂。 
  a.普通防腐型(两底两面) 
  一道底漆→一道底漆→一道面漆→一道面漆。干膜厚度约100μm 
  b.加强防腐型(一布三油) 
  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二道面漆。干膜厚约200μm 
  c.重加强防腐型(两布四油) 
  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二道面漆。干膜厚度约300μm 
  d.特加强防腐型(三布四油) 
  一道底漆+连续缠绕两层玻璃纤维布→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一道底漆→二道面漆。干膜厚度约450μm。或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一道底漆→一层玻璃纤维布→两道面漆。干膜厚度约450μm 
  (3)注意事项 
  a.涂料配制:根据用量,随用随配,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静至10—15min后再行施涂。 
  b.施工粘度:可用专用稀释剂调整施工粘度。施涂粘度为30—40s。 
  c.干燥条件:常温自然干燥。 
  d.在配制与施工过程中切忌水、油等物质混入,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e.施涂底漆、面漆时,要求涂层均匀,无漏涂。 
  f.缠绕玻璃纤维布时必须拉紧、平整,不得有皱折、鼓泡,纤维布网眼必须灌满涂料。玻璃纤维布之间搭接宽度>20mm,搭接头长度>100mm。缠绕两层玻璃纤维布时,各层玻璃纤维布的搭接头应错开。管道两端的防腐层应做成阶梯形接茬,阶梯宽度>100mm。玻璃纤维布经纬密度为10×10根/cm2或12×12根/cm2,厚度应为(0.12±0.01),含碱量不应超过12%,无捻、无蜡、平纹、两边封边,受潮的玻璃纤维布必须烘干后方可使用。 
  g.刷涂后的管道或钢件应注意避免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损伤防腐层,若有损伤应及时补涂,否则不准安装。
  h.当在管沟内进行接口防腐刷涂时,必须清除防腐部位的泥土、水迹。回填土时不应损伤外防腐层。 
  i.雨、雪、雾天不宜在户外施工。 
  j.勿近火源,在阴凉干燥处密封储存。 
  k.施工时需通风,禁止明火。 
  饮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现代人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高水质要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输水过程中,不滋生细菌,不污染水质,管道不泄漏,没有二次污染。要做到这些,就要在管道设计和施工时选择材质好,有可靠的防腐内衬的管材,如带水泥浆衬里的球墨铸铁管或UPVC、PE等管材。同时加强对管道锈垢的治理,有计划地更换管道,或对旧有管道进行刮管涂衬。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管网的运营效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