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开卷系统压紧装置的设计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2 16: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庆梅
分享到:

 

  摘 要 对开卷机压紧装置进行设计,通过对压紧力和带卷受力分析,分别设计圆柱头式开卷张力和双锥头式压紧装置的压力系数,然后对两种装置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有压辊时卷筒传动力矩进行了计算。本设计的压紧、开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引料和开卷,开卷精度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关键词 胀缩辊;双锥头;压紧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026-01

  钢板冷轧、热轧生产线上,开卷剪切落料线是对金属卷料进行开卷、校平、剪切、垛料打包的组合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集装箱、食品包装、建筑、造船、锅炉等金属板材加工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家电、汽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薄板材料,而这些材料大都是卷材,所以开卷校平生产线的市场情况非常好。但是,生产高精度的开卷校平组合加工设备,特别是生产高技术的CNC的控制开卷校平生产线在国内还很少,只是少数几家重型企业或锻压行业的企业生产普通型的生产线设备,所以应尽快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

  1 胀缩辊式压紧装置的设计

  胀缩块通过自动胀缩,可实现对不同内径的卷材开卷。上卷前,胀缩块缩至最小,以便钢卷顺利上卷;钢卷上卷后,胀缩块增至与钢卷内径压紧,使二者不产生滑动为止。胀缩辊在主轴带动下,以一定的线速度旋转,与胀缩块压紧而合为一体的钢卷也随之旋转实现开卷。

  一般在开卷机上均设有压辊,用来压紧带钢,增加制动力矩,有利于正常开卷,有时还可把压辊做成传动,这样对开卷引料也有一定的好处,压紧力P可按公式1:P=M弹圈/(R*sinα)(公斤)决定,式中:R即带卷半径(毫米);α为开卷角(度);

  M弹圈即带钢在压紧压力的作用下,带钢产生的弹塑弯曲力矩值(公斤·毫米)。

  而M弹圈可由公式2决定:M弹圈=bh2σ2+b(h2+h12)σ2,式中:h1—带钢横截面上弹性部分高度,即h2=σ2·2R/E,σ2为带钢屈服极限(kg/mm2),E指带钢弹性模量(kg/mm2)。

  图1 压紧力、带卷受力

  圆柱头径向力N的计算如上述可知,为了不使带卷内径与圆柱头打滑,必须张紧圆柱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此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值与开卷张力所引起的力矩值相平衡。据此可写出平衡方程,从而解决圆柱头径向压紧力N。每个圆柱头只受总的开卷张力的一半,即为T/2,则有(T/2)*(P/2)=(μN*D)/2(牛顿)化简得:N=TP/2μD=Tλ/2μ(牛顿)。

  式中λ=P/D即带卷卷径比,即外径比内径;μ是指带卷内径与圆柱头的摩擦系数,一般圆柱头上车有刻痕,取μ=0.2-0.3;T为开卷张力(公斤)。计算出压紧力,并按此径向压紧力N,设计计算圆柱头胀缩机构,实际计算尺寸时,考虑到受力不均匀,某边圆柱头受的开卷张力要大于T/2,一般可取0.65-0.75。

  2 双锥头式压紧装置的设计

  双锥头式压紧装置的原理图如图2。

  图2 双锥头式压紧装置的原理图

  同胀缩块式压紧装置相似,双锥头式开卷机也设有压辊,压辊压紧力P见公式1。

  双锥头径向力N的计算如图2,为了不使带卷内径与锥体打滑,油缸右移使锥体压紧钢板卷,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并使此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值与开卷张力所引起的力矩值相平衡。据此可写出平衡方程,从而解决双锥体径向压紧力N。每侧锥体只受总的开卷张力的一半,即为T/2(同胀缩块式公式),其中μ为钢卷内圈边缘与锥体表面的摩擦系数与胀缩块中的不同,由机械手册[2]查得,软钢和铸铁无润滑摩擦系数μ一般取0.26。

  3 有压辊时卷筒传动力矩计算

  有压辊时,卷筒传动力矩计算:

  卷筒传动力矩计算[3]可按下式决定:

  M卷=T(R-x)+PuR-M摩卷-M摩压R/r

  式中:T—开卷张力(公斤),R—带卷半径(毫米),x—下垂度(mm),原则上可查手册选用,P—压辊压力(公斤);u—压辊与带钢表面的摩擦系数。一般取u=0.15-0.18;

  M摩卷—卷筒轴承处的摩擦力矩,其值为:M摩卷=Q1u1d1/2,其中d1—卷筒轴承处轴枢直径(mm);Q1—由卷筒(包括带卷)自重及张力在卷筒轴承处所引起的反力(公斤);u1—卷筒轴承处的摩擦系数;

  M摩压—压辊轴承处的摩擦力矩[4],其值为:M摩压=Q1u1d1/2,其中:Q2—压辊的压紧力P和压辊自重在轴承处所引起的反力(公斤);u2—压辊轴承处的摩擦系数,一般取u1=u2;d2—压辊轴承处的轴枢直径,毫米;r—压辊半径,毫米。

  按M摩压计算公式求出卷筒传动力矩(实为制动力矩)后,再按M摩卷公式计算电动机功率。

  4 结论

  两种压紧装置各有其优缺点,胀缩辊式开卷机上料操作方便,工作平稳可靠,结构比较简单,制造也比较容易,但是传动系统比较复杂;双锥头式开卷机的锥头部分与钢卷内圈部分接触面积太小,在张力操作时,容易损坏钢带的头部。但该开卷机结构较简单,制造较方便,成本较低,适合于一些中小型企业。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李文宁,等.1700 mm冷轧机开卷机恒张力控制系统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1):20-21.

  [2]徐灏.机械设计[M].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7:102-105.

  [3]清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4]范宏才.现代锻压机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