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议我国机械制造业(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6 15: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敬海
分享到: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追溯甚远,但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的国家,在生产技术的应用问题上,首要考虑是否适合我国的发展现实和要求。我国引进国外的,也是要以我国的生产水平为客观现实,在保证生产柔性的基础上,不把自动化作为唯一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人与机器的配合程度,优化人机界面。在人为操作中加入计算机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管理与自动化接轨,发展其应有效益。这样,我们所建立的系统中不仅有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也不淘汰原有的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普通的设备,在设备的交叉运用中也重视人工的利用效益。真正做到了从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实际,是最适用于我国关于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方案。取其长补我短,也不摒弃我们固有的优点,学习国际上高水平的机械自动化的理论,用其给我国实际技术水平为指导,在学习中发展和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自动化发展技术,再进行自动化的进步开发,用实践丰富理论检验理论,最后真正的推广使用。

  作为机械制造行业分支的机械装备制造,虽然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推动下,整体发展保持增长态势,但从行业结构来看,对外,我国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总体依然处于中低端,许多高端领域依然被外商占领;对内,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已经不再是国有大型企业所独占,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崛起,整个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再加上,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品管理、设备管理要求的严苛等诸多的行业特质,也成了阻碍了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智慧运营的战略转型布局下,亟需具备以下五大求生基础技能——自主创新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精细成本控制能力、制造服务化能力和关键过程制造能力。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负责人认为,中国机械制造企业若想要更快地从低迷的产业环境中成功转型,反败为胜,不仅要依靠关键竞争技能的“战斗力”的全面提升,还需要由内而外地实现向“服务”企业的彻底转型。因为,这已经成为整个制造行业转型的大势所趋。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性是向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未来先进技术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所以,转型的具体要求是:

  机械制造过程:“绿”、“快”、“省”、“效”,即绿色、快速、经济、高效。

  机械制造方法:“数、自、集、网、智”,即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

  机械制造产品:“精、极、文”即精密、极端(极大、极小、极厚、极薄、极柔等)、人性化。

  总体来说,发展趋势有两方面,一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二是管理方面的变革,在企业资源分散化、产品个性化的要求下,在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动下,有效的管理将是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4 结论

  总的来说,在我国关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发展中要以高起点为基础,以世界高水平技术为目标。机械制造业发展中的机械自动化水平技术要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方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高效绿色发展。而且要将机械自动化水平技术大力普及,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更快的发展,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有强有力的技术后盾,从而起到其真正的关键作用,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期刊地位添加助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