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站位与行动
摘要:教育科研更有效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质量提升、服务草根科研繁荣,已经成为江阴教育科研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回顾江阴教育科研发展历程,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价值取向与方法反思、功利动机与优势需求、草根研究与理性表达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思考,按照江苏省精品课题建设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导向、方式转换、重心下移、平台构建、机制创设,是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应有站位与必须行动。
关键词:课题建设;区域推进;精品化
中图分类号:G5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59-04
进入“十二五”,回望江阴教育科研所走过的路,以推进精品课题建设为载体,提升区域教育科研的品质,走出一条独具江阴特色的区域教育科研之路,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围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加强精品课题建设,转变教育研究方式”[1]要求,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我们认为,以区域推进方式,提高学校打造精品课题的意识,挖掘学校打造精品课题的动因,是精品课题建设的应然诉求。
一、起点:江阴教育科研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
和许多地方一样,江阴的教育科研同样走过了一个自发自为、布点铺面、加快发展、整体提升的过程。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教科研工作者对教育科研的执着热爱,江阴的教育科研工作起步较早,基础扎实,一开始就呈现出良好的运行轨迹。上世纪80年代初,部分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学科教学单项改革的研究。到“九五”时期,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课题研究不但关注教学,还关注宏观、中观方面的改革研究,并且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进入“十五”,江阴教育科研又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省规划课题以上课题有近30个,无锡市级课题近80个。“十一五”期间,江阴教育科研一方面向幼儿教育、成职教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开辟了“教师教研专项课题”这一新的平台,教育科研不仅走进各级各类学校,还在快速走向一线教师,走进教育教学实践。“十一五”期间,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数已进入全省县级市前列,三批共60项(其中省重点课题20项),教师教研专项课题立项和结题数也始终居无锡大市首位。进入“十二五”,在2011年第一批和2013年第二批的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中,江阴又添93个省级课题,中标率近60%。2013年全国规划课题申报,江阴教育局及实验小学两个课题双双中标全国课题青年专项及教育部重点。在区域性参与热情不减,课题数量累积的背景下,启动精品课题建设,推动课题研究与课改的结合、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学术研究与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结合,走课题研究的品质化发展之路,成为江阴教育科研新的起点。
二、反思:江阴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现实审视
江阴教育科研工作多年形成的良好氛围和科研基础,一方面,为精品课题建设的区域推进提供了一种基于教科研发展实际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多年教科研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的反省和探讨。这种反省和探讨,正是最原生态和原创性的教育科研,也正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教育科研,更是我们追求和实现教育科研品质化的新的增长点。
(一)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从哲学角度看,量与质的关系从来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没有量的充分积淀,质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基础。而失去了质的追求,量的扩张也必然是虚假的繁荣。从江阴实际看,到“十一五”期末,量的扩张几近饱和,质的提升一直贯穿教育科研管理的始终,但仍存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从整体看,有必要继续充分认识到不同阶段量质关系侧重点、量质关系发展的过程性和量质关系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从校际发展的不平衡角度看,课题研究的品质化发展取向和定位,在量的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质的提高,重视课题研究行动性与推广性、宣传性的一致,打造具有传播学意义上的品牌课题、品牌项目、品牌成果,应该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也应成为首当其冲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二)价值取向与方法反思:一个技术路线的问题
“学校做科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课题的源泉究竟是什么?课题研究究竟是个别人的事还是学校大多数人的事?个别人的教科研水平决定一个学校教科研水平的现象究竟是幸事还是不幸?”一线学校教科研参与主体诸如此类的困惑,体现了现实中教育科研在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上的纠结:方法的不确定或者不娴熟,带来实践运行的不畅,进而反过来怀疑取向的是否正确。其实,面临的这些问题,本质上都不是生存性、病理性的,而是发展性、建设性的问题。所以,破解这些问题,少一些在“要不要”上的纠缠,更多些在“怎么做”上的探索,用行动来确认行动,用成效来印证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基本原则和用进攻来巩固防守的战术思想可以一用。
(三)功利动机与优势需求:一个回到原点的问题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人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需求,但他不可能为满足每种需求都付诸行动。在众多需求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称为“优势需求”。只有“优势需求”才会引起心理紧张,从而产生动机,动机指向特定目标,行为产生,需求得到满足,心理紧张消除。从现实来看,教师需求的多样性、阶段性与科研本身的基础性、条件性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尽管理论上教师人人可以进行教育科研(因为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源),但事实很多人却是处于“被科研”的状态,教育科研尚未进入他的“优势需求”范围。因此,关注教师教育科研的动机,有必要从激发需求出发,努力引导其实现功利之上的超越。
(四)草根研究与理性表达:一个话语体系的问题
站在一线教育科研的现实看,一线的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实践操作,关注的是“怎么做”,至于“是什么”、“为什么”、课题本身的“研究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学理分析”,往往被无可奈何地回避掉了,美其名曰:草根研究或行动研究。当兴高采烈、乐在其中的一线研究者遭遇到规整、严肃、关注所谓理性表达的专家质疑时,顿时失去了研究的快乐和成果分享的底气。
几年前,有人撰文直指“教师没有论文”代表着“智慧贫乏和内涵萎缩,而这对于教育是个具有深重灾难的问题”,并大胆畅想:“如果一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年在国家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这所学校立刻就会红遍全国!”借鉴于课题研究中,当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和理性的表达,是否也会有以工作“术”的更新替代了科研“道”的顿悟的嫌疑呢?其实,我们的一线研究者也明白,课题研究有其一定的话语体系,如何将课题的支撑性理论更白话、更通俗易懂地转化为一种教师所熟悉、能领悟、可操作的实践性理论,如何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及时物化成能“自圆其说”而又不仅仅是止于“自得其乐”的“成果”,这是提升一线教育科研的品位、思维层次和实践水平的不二选择。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