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视唱练耳教学新理念(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2 14:2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丝雨 朱建萍
分享到:

 

  有了如此充足的“前期准备”,在历经了一段磨合期之后,终于能向大家展示“互动式研究学习”为视唱练耳课堂带来的良多益处了。

  四、将“舞台”搬进“课堂”

  首先在上课环境上一改往日课堂的严肃紧张,将桌椅排列模式按照音乐厅的布局,撤去课桌和讲台,扩大舞台表演空间,提前搭建好梯台,创设真实的演出感。这样的听课模式营造出了一种享受乐音、感知音乐的学习情境,减轻了学生上课的心理负担,教师不再夹着登分册和书本进教室,取而代之的是汇报演出的节目单。研究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与学的模式,将大量的教学讨论过程放在了汇演课的“课前”和“课后”,真正将对视唱练耳的学习融入点点滴滴里。所以在当堂的汇演课上,教师更多的是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每一个小组演出完毕后,对每组的作品从曲式编配、奏唱方式、作品处理,到排练磨合、正式演出以及临场发挥各个环节做出评价及指导,为今后的学习累积经验。教师在课前可以对每个小组的演出形式有大概了解,这样在演出顺序上可以做出一定编排,更有利于课堂节奏和课堂气氛的掌控。另外,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编创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随机的演出顺序,让教师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惊喜”。全程中,每一位学生既是整场演出的参与者,又是观众。这样的“双重身份”能使学生带有“倾听式”的心理,“观众”能够汲取他人在音乐上的灵感,取长补短,“演出者”能收获登台经验,享受被认可的价值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心理教学。最后,将整堂课录制成视频光碟加以保存,既可以用作教学资料,又是学生自我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每个人音乐之路上成长足迹的见证。

  将互动体验式研究性教学带入视唱练耳的课堂,与原本课堂模式的根本性不同就在于:课堂的中心变为了学生。这不仅仅使学生对其所学内容产生丰厚的兴趣,更让其在视唱练耳学习中占据了更多的主导地位,并在实际教学里参与多方位互动交流。由“被学习”变成了“要学习”。“在互动式课堂里,主要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乐互动’。”④无论是从音响的美感体验及情绪表达,还是对音乐作品编创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研究性教学法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是立体的、复合式的,是有“舞台”感的,而非平面式教学,并且更加侧重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目前教学中所欠缺的。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建立良好的课堂互动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在已习惯的传统视唱练耳课堂中,学生总是被当做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来看待。学生相互之间,与音乐之间所蕴藏的巨大学习资源被忽视了。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音符,缺少音与音之间的乐思联系和节奏组织,终究只是一个音高的标记而无法成为动人的乐音,失去了其作为音符的最高价值。与学生单纯的和教师互动相比,和朝夕相处的伙伴间往往能更直接地获得行为、方式和思维上的交流,这样的感觉更加真切也容易产生共鸣。例如针对一条音乐片段,常与同伴讨论其演唱演奏的难易程度,或是各自对该作品的不同处理方式,无论多少总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思维上碰撞出火花,从而促进对音乐本体的理解,加深印象,促进学习效果,并由此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欲望。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学习成果,很多是从教师单向的教学中无法获取到的。再如上述所说观摩课,从教学任务布置后,同学们的态度都很积极,由“填鸭式”学习状态转变为了主动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演唱、演奏或舞蹈表演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现,并力求避免与其他小组的演出“撞车”,因此拿出十二分的认真来准备和演出,相互帮助,彼此合作。一个有着良性竞争的活跃的互动教学气氛氤氲而生,促进了互动的良性运转。

  五、培养音乐审美,重视感性积累

  音乐教育家曹理先生曾经把音乐学习的特点总结为三点:体验性、活动性和形象性。体验性是指“在音乐学习中应该注重音乐的审美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⑤活动性是指“音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行知合一的协调过程,并强调身体的律动;”⑥形象性是指“音乐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⑦而我们的视唱练耳观摩课将这三点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全新诠释。

  而我们所提倡的这种研究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融入每一条旋律里,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倾听、歌唱、表演等形式感知音乐,将无形的音高概念化为可观可感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在节奏旋律舞蹈中,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表达出内心的乐感。在这样与音乐“互动”的气氛中,教师若再加以适当的理论引导和学习方法的引入,便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视唱练耳课真正“活起来”。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艺术都有相同之处,作为音乐的姊妹艺术之一的诗歌以这样的道理提示我们音乐也是如此,要有一定数量的感性积累才能逐渐掌握这门艺术,如果感性积累太少,便无法进行高水平的表演,更无法在音乐方面得到理性的认识。一堂成功的互动式研究性视唱练耳课既能全方位的让学生感受到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进而达到心灵的内在律动,提高对音乐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视唱练耳课堂上找到自信,拥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动力。希望在今后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让学生历经由“课堂”到“舞台”的蜕变后,有全方位的长足进步。

  注释:

  ①邓兰《音乐研究性学习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学位论文。

  ②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73页。

  ③陈东辉《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福建师范大学2001级硕士学位论文。

  ④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⑤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⑥同⑤。

  ⑦同⑤。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