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思路
【摘要】在高中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作为学生应该加强个性化的交往,有效地发挥个性品质与创新思维,不能一味的追求标准的答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学作品主题进行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解读,去挖掘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含义与情感。本文作者以其自身学习的经验,对如何加强高中生对文学作品多元化解读进行探究,并且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 文学作品 多元化 解读 建议
1、引言
在教育部发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的提出,学生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拜读时,要更加注重其作品的模糊性与多义性,积极地去构建富有情感、富有创意的文章涵义。坚持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思维,对于高中教材中那些蕴含作者丰富复杂、强烈情感的的经典名作进行多角度阅读,有效地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较高思想艺术和审美价值。这些具备着多义性、不确定性或者空白意义的文学作品,也在召唤者学生们根据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思维与理解角度来进行解读,根据自己的阅历以及观念来得到或者总结出相近或者相异的结论。然而,如果大家都一味的追求标准答案和单一的主题以及写作业色,就会失去这些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深层次的情感。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就应该在平时的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多加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理解与体会。
2、注重构建文学作品多元化的解读
被选入高中教材的文学作品中,大都是一些蕴含深刻、复杂元素的文章,它能够让读者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品读,预留了极大地解读空间。
2.1作品反应生活的立体型
在一些优秀的文学名著中能够完美的展现出一个立体的生活,也恰恰是立体生活中多层次、多侧面和多元化的要素,构建出了文学作品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架构。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心中的棱镜,驱使他们能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理解问题,展现出不同的光彩与情感。
2.2作品传达方式的暗示性、象征性
作家侵入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观念、审美艺术、观念情感等元素,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的,但是值得学生注意的是,它不是一个思想观念的传声筒。这种文学中所独有的特点,决定了作品中存在的暗示和象征手法的存在于表达。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往往能够勾起读者对生活的联想,充分的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反应与经历,呈现出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审美对象,这就必然让读者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2.3作家思想的复杂性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倾入的复杂感情与矛盾情感,会不自觉的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同时作者所展现的写作技巧与创作理念都会使读者产生多元化的理解,做出极具个性的判断与分析。当然,在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产生与作者实际想表达的意义,产生偏离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
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展现生活的立体型,使得构架主义逐渐崛起,并且深深地影响着文学作品中多元化解读的理念,产生“作者已死”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给予了读者完全的自由,彻底的将文学创作者的观念和话语权颠覆掉,返归于文本。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阅读者不在机械、被动的按照作者所设定好的内容、意义与情感进行解读,反而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角度进行作品的在创作。作为一名高中生来说,在文本的阅读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能力,再经过文学作品互文性的熏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进行品读,得出极具个性的结论与情感。真正的实现“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实现互文性的目的。
3、变换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它在形式上虽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与认可,但是在结构上它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骨架,需要读者在进行细细品读之后来加以填补其中的内容与情感表现,也正是这些需要读者不断进行填补的文学作品,极大地激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更新观念。
高中生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不能一如既往的坚持简单的社会解读法,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选取切入点。要不断的进行变换视角,摒弃以往的那种将社会解读法视为金科玉律,一味的追求给定主题的解读来代替实际进行文学作品解读产生的感悟与情感观念理解。其实文学作品多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在分析出作者当时进行创作的状态与情感以后,还要结合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解读,这样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情感宣泄。学生在进行文学作品内容和情感的补充与丰富过程中,还应该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情感进行大胆的猜测和推断,体验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的再造想象。充分抓住作品表层的蕴意,深入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发现,从中获取探究阅读的无穷乐趣。
4、具体实例
我们可以以《哈姆莱特》为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确定出不同的解读主题
4.1历史传统视角
从历史的传统视角对哈姆莱特进行解读,可以得到人文主义者的反思主题。在经过了解《哈姆莱特》以后,可以知道它创作于文艺复兴的晚期时候,也恰恰这个时候社会矛盾开始在英国蔓延。与此同时,莎士比亚也意识到了文艺复兴虽然让欧洲人得以觉醒,但是也动摇了人们信仰上帝的观念,人文主义者挑起了欲望的无止境澎湃风波。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这样一个角色,从人文主义到人性解放和价值追求的反思,体现出了需要不断地关注人的命运与前途。
4.2观众审美视角
学生在解读时也可以从观众的审美视角进行惊心动魄复仇主题的阐述,从这一角度来看莎士比亚在其中不单单承担着社会的责任感,还要担心着剧场的上座率。整部剧情之中体现了复仇悲剧中所特有的庄严,并且将所有的演技手法进行了传承和保留。复仇者在经历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查明真相,并且得以如愿,最后以死亡告终。莎士比亚这样的传世杰作,在观众复仇角度下,充分的将那一时期的体制展现出来。
4.3道德批判视角
从道德批判的视角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对罪恶欲望的抨击主题。莎士比亚在剧情之中塑造了很多为了追求过多的欲望而自甘堕落的人物形象,将人因为欲望失控以后道德沦丧这一观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道德沦丧的人将哈姆莱特逼向死亡,正是道德批判视角所需要的结果。
5、结语
当然,学生对高中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备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之中不断地对任务属性进行猜测与推断,认真贯彻教师的指导,不断地积累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经验,避免娱乐化、快餐化、浅层化的阅读,有效地提升自身个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宏伟.高中文学作品的欣赏重在学生的自我感悟.《科学时代(上半月)》
[2]李振宇.高中文学作品中“寻梦”模式的探究.《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