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布依族、苗族拳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3 16: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屈植斌
分享到:

 

  2.3编写校本教材

  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媒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以口传身授为主,但这一传承方式在当代社会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导致有部分传统武术套路失传或濒临失传。没有相关文字的记载,一旦缺乏教师的指导,传统武术校本课程将难以开展。为了避免这一弊端,课题组在编写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校本教材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布依族、苗族拳术进行编写、并着重介绍了布依族、苗族拳术的历史源流、价值功能、文化特征、练习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期激起广大学生学习布依族、苗族拳术的积极性,并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做到图文并茂,多次修改、反复斟酌,最后送民族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国发行。

  2.4确定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框架体系。布依族、苗族拳术能否作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必然需要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对苗族独木龙舟的多次观察、采用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参与独木龙舟的体质变化特征测试表明,独木龙舟不具备体育属性,只是一项原始竞技,并由此逐类旁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方式上应当有针对性与选择性。从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来看,其价值追求就是能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体质发展,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为未来的体育生活服务。基于此,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量表,以体质健康变化特征为主要标准,确定了布依族、苗族拳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设计力量、速度、柔韧、平衡、灵敏等几个维度。至于布依族、苗族拳术是否对中小学生体质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课题组通过一定周期的时间间隔之后,对实验对象体质特征进行反复测试,将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论证,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3经验总结

  3.1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远古的农耕文明社会,是多元文化的复合载体,与宗教、哲学、历史、军事、艺术等相互依附、共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也是如此,宗教、体育、旅游、文化、教育等部门在共同管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如果仅仅是体育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体育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其次,体育教师在民族地区可能少有机会与民族传统体育重要传人正面接触。第三,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要传人在恪守原有的传承规范的前提下很少向外界展示其拥有的技能。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正是充分利用了多年的工作关系,与黔南州职业中学、黔南州体育局、独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的密切联系,才得以结识布依族、苗族拳术的重要传人,并拍摄视频资料、培训师资力量、编写校本教材,推广传统武术。

  3.2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民族文化产生、存续、与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如自然生态环境一般,一旦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要重新修复,其难度非常之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只是修复民族文化生态的举措之一。但从布依族、苗族拳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来看,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需要对主体民族现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了解其生存状态,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确定试点基地并培训师资,在一定周期内的实验开展之后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评价才能确定是否能将某一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从布依族、苗族拳术的开发来看,仅在试点学校的开展,其时间前后将近一年半左右时间,可以想象,如果要在布依族、苗族聚居区内将布依族、苗族拳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其难度有多大、时间跨度有多长。实践经验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广大的体育工作者长时间的积极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绩。

  3.3校本课程开发只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之一

  当前,有学者从教育、旅游、申遗、竞技、引进社区等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思路。布依族、苗族拳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实验开发是在综合考虑了师资力量、项目特征、学校发展以及可接受理论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原有套路难度进行适度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引进的。此外,布依族、苗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十分丰富,课题组并非随心所欲地引进部分传统体育项目,而是通过多次论证才决定实施研究方案。这就表明,不论是任何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或者是不同的传统体育项目应对与特有的传承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考虑其普适性与可操作性。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民族文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之一,但其发展目标与目的最终能否一致,与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其具体的推广措施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过程中协调配合,不断调适才能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罗玲.黔南布依民族体育文化透视[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73-77.

  [2]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释——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10):1-9.

  [5]田祖国.地域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9):66-6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