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校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4 16:4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丹凤
分享到:

 

  2.3功利性强,异化为奖励型的“学术福利”。国内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备受争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种休假变成了一种“轮流做庄”的纯福利性项目,而非以学术需求为牵引,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照顾性”的安排。从学术休假的内容看,大部分的开销是用于旅游、休闲、餐饮,使得学术休假变成了“学术度假”。

  2.4配套不足,缺乏导师群体的“有效响应”。按照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的“工资+津贴”薪酬制度,教师是要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争取科研项目来获得提高自身福利待遇,而学术休假期间教师没有教学任务、难以申报课题,同时又需要自筹经费完成“休假”任务,很多教师在反复权衡之后不敢享受这一“特殊待遇”,使得制度缺乏可持续执行动力。

  3构建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策略

  实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正能量”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既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也不能停滞不前,影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生态环境,高校可采用“四步走”的策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第一步:从短期休假起步,营造环境。在初始阶段按照“最小阻力原则”和“最佳路径原则”来规划实施,先从短期休假做起,一般以15天左右的团队性国内学术交流为主,在内容上突出学术活动和休养生息两个主题,可以安排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以校际对口交流为为核心的学术访问、以校企联合为重心的科研意向洽谈等等。通过推行短期学术休假,一方面强化学校管理者对导师职业发展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强化导师的荣誉感、促使导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参加、支持学术休假,同时在学校逐步营造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第二步:向国际交流拓展,扩大开放。在短期休假实施4个以上周期或者在学校试行两年左右之后,可以适时拓展学术休假的内容。启动以出国游学为主要内容的休假项目,形式上可以团队性和个体式相结合,逐步由组织安排、集中出行、统一协调等“硬化”方式向个人申报、自主安排、自由结伴等“柔性”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导师的个人意向、学术兴趣、人本诉求。同时,以国际化休假形式为带动,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对休假申请、休假经费来源、休假期间待遇以及效益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制度,为全面推开打好基础。第三步:用多种形式完善,强化内涵。在短期休假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并通过整体分析形成一定的“正反馈”效益之后,需要向真正的学术休假制度靠拢。在具备一定条件之后,学校可以将以15天为主的短期学术休假项目逐步延展到以半年甚至一年为主的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要走试点——总结——推广的路子,先在博士生导师中推行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之后拓展到博士生导师后备力量,再后将硕士生导师纳入支持计划。同时,之前实行的短期休假项目依然继续实施,作为一种补充。第四步:靠政策制度规范,走向常态。改革试点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是否形成了学校的制度规范与政策安排。对学校而言要在三个层面的制度建设中进行有效强化,一是在基本制度层面要突出体现,比如把“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把享受“多种形式的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二是在具体制度层面要完善配套,特别是要明确导师休假期间的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薪酬安排等关键内容;三是在临时性制度层面要避免冲突,要坚决避免一些临行时性制度影响学术休假制度的执行。

  4逐步营造导师学术休假的政策环境

  建立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实质上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学自治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不仅需要高等学校不断努力,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尤其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4.1转变教师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与被管理”的基本关系,摒弃“管”的思想,强化人本的理念、服务的意识,从教师的真实感受深处去思考问题,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性中设计政策,让管理更加柔性,更加契合知识分子的诉求。

  4.2改善学术生态环境。学术休假制度能够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生根发芽,最关键的养分是学术自治、教授治学,离开了崇尚学术、学术自由的土壤,这些制度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让学术回归大学,才是推进这一制度的本源。

  4.3调整教师评价体系。国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一般来讲有三项制度作为支撑,一是终身教授制,二是年薪制,三是学术共同体,这些制度可以保障教师不受经济等其它因素的干扰。当下,我国高校也应改变以行政为主导的量化考核体系,如果教授因花费大量时间去填写表格,年轻教授由于需要工作量、论文等去挣工分,那么学术休假制度就不可能持续推进下去。

  4.4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计划经济下的线性模式,一个教师上一门课,一门课一学期,周周都有安排。教师很难脱身去参加学术休假,为此可以采用国外大学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一门课分若干模块,一个教师就承担最擅长的模块,这样可以让导师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去进行学术研究,为学术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4.5加强绩效评估反馈。一方面要加强对参加学术休假导师的考核,主要是把学术休假的目的向提高教师职业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聚焦,在考核中要突出导师自评的权重,尊重教师本人的感受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术休假环节的评估,尤其做好学术休假结束后的追踪评估和事后效益评价,通过评估适时调整制度安排,不断提高学术休假质量。

  参考文献:

  [1]CelinaM.Sima.TheRoleandBenefitsoftheSabbaticalLeaveinFacultyDevelopmentandSatisfaction[J].NewDirectionsForInstitutionalResearch,2000(105).

  [2]林杰.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8(7).

  [3]王文乐.“春晖计划”:十年的历程[J].神舟学人,2007(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