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汉语方言对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5:1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晓璇等
分享到:

 

  摘 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英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总会借助其方言的语音习惯来帮助发音。本文用迁移理论阐述了方言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分析方言研究对语音发音的消极影响,在青岛工学院进行调查从而得出结论,达到提高学校整体英语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方言 语音 影响

  1 绪论

  全国方言共有七种,每一种又有多个分支。而方言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和英语。论文主要介绍了方言及其影响,并以青岛工学院为例研究在校大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状况,找到解决方法并改善不足。

  1.1 相关领域动态

  1.1.1 相关领域的研究

  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并不是很多,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某一地区的方言上,但是少有人将几个地区方言对比研究,更是少有人将国内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在所能查阅的现有资料中,国内关于方言对英语的影响的成果如下:

  陈芬的《湖北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旨在提高湖北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在校学生中抽样调查,研究湖北方言的负面影响,并得出了湖北学生在音段和超音段方面的不足,并进一步改善。

  马祈春的《粤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粤方言与官方语言的差异较大,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上与其他的学生有很大不同,作者以研究粤语的特点为基础,在细节上研究粤方言在学习上的迁移作用,并找到了解决方法。

  吕芬的《西安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此研究成果以西安方言为研究重点,西安方言是北方官话的一种,用调查问卷和录音测试等方式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语言负迁移的干扰因素。

  1.1.2 其他领域的研究

  如倪传斌和刘治的《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分析了二语习得和二语磨蚀在基本目标上的异同,得出了二者互为逆过程的结果,二语磨蚀与磨蚀前的终极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并且有着明显的分界线,确定了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级别。

  文秋芳的《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文章具体描述了在近二十年来两派的学习观、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分歧,如何产生和发展,以及两派的争辩,更加清晰的展示了二语习得的历史发展轨迹。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意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方言影响很大。论文会以普通话为基础研究汉语与英语的不同特点,再将方言与英语对比进行研究,克服母语的强大影响,利用普通话或方言的特点纠正发音,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

  1.2.2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于能系统的归纳出在校学生的方言种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使得青岛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方言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克服家乡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提高自己的英语语音水平。

  2 理论基础

  2.1 汉语的发音特点

  2.1.1 声母

  普通话里包括21个辅音声母。

  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三类:

  唇音:b p m f 舌面音:g k h 舌尖音:z c s d t n l zh ch sh r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