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技巧、方法与艺术(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0 17: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海群
分享到:

 

  情感性。情感性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情感,是心灵交换的媒介。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一名为人师表的特教,比一般的教师投注的感情多。我想,特教工作者只有与自己的工作对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感情上融洽,就能产生相互理解、友谊、支持、帮助等诸多“感情效应”。推心置腹,感情深厚,就会增加信任,引起共鸣。在尊重、理解、关心、爱护的情感感召下,特殊学生群体(弱势群体)才能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被信任。从而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尽早成才的决心和信心。

  口语、手语也要委婉含蓄。在对特殊学生教育时,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对某些话,非直言不谓不行,但特教工作中并非处处都能“直”,由于他们是特殊的弱势群体,性格各异,智力水平有高低,心理承受能力有强弱,决定了说话不能“直”,也不能用一种表达方式,有的还非得含蓄、委婉些,使其表达效果更佳。口语、手语、还要形象生动。

  三、特殊学生教育的方法与艺术

  在教育内容上,我们要考虑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注意选择适当的内容,降低知识难度,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为此,教育方法和艺术要有针对性。在体育教学、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以下方法和艺术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较为有效。

  (一)自我教育法。面队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特殊群体也有许多骚动和困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自尊心和自卑感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身劣势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等。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心理失衡,发展下去会产生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心理崩溃,这对原本有心理缺陷的特殊群体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基于此,在教育中要十分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平等对待他们,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其自我更新的能力。自我教育指的是教育的客体——特殊学生群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领悟特殊教育的要求,自觉学习和思考,自觉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活动。

  (二)激励教育法。激励的作用是激发特殊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他们能有所用,才能有所展,自觉的去努力学习,消除他们内心不合理的错误的学习动机和思想动机。在特殊教育中,常用的激励方法:一是目标激励。这种激励法,可以是给特殊学生、班集体或学生宿舍确立奋斗目标,二是支持激励。对他们提出的好的教学内容如学怎样的体育项目的建议等、好人好事等,态度要明确,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三是关心激励。对特殊学生的所想所需要要了解关怀,特别是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要主动关心。四是榜样激励。榜样激励是一种实际、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更适合特殊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对特殊学生群体的闪光点、点滴进步进行及时鼓励。五是教育者行为激励。这对特殊学生群体来说更为重要。教育者既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又是他们的榜样。作为一名特教,要时刻注意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是最有力的教育。

  (三)谈心教育法。一般地说,特殊学生群体的自尊心都很强,谈心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特殊学生群体中有很多问题,通过谈心,可以解决问题,又能使心情舒畅。在谈心教育中,要注意不要以教育者自居,要同学生相互交心,互相尊重。谈心的方式要注意不要开门见山引入正题,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谈起,逐步引入正题。

  [参考文献]

  [1]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2]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