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课改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课改实践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矛盾和困惑,需要我们探索、解决和弄清。教科书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使用这些教科书的老师们。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呢?
一、坚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专家
曾几何时,我们发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当地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我们恨不得立即让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发芽、结果;一段时期我们对国外的某种教学方法的称赞不绝于耳,于是我们“洋为中用”,试图走出教学的困境;曾几何时,我们在课改中遇到困惑时,试图从一些专家那里或其他先进地区那里拿来现成的东西加以套用,希望找到现成的答案。然而,我们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新课程教学进行哲学思考,没有立足本地实际。物极必反,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任何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套用某种现成的结论而获得成功。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会走向反面。
二、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关于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关系,是课改以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高中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高中生无论是在各种国际测试、竞赛相对于西方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我国又是人口众多,教学设施和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具体到我们这样的比较贫困地区更是如此。这就决定我们的高中教学必须要采用大班授课制,我们是利用最少的教学资源培养教育了世界上最多的高中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高中教育是高效的。这就决定我们的高中课改必须汲取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东西,本着一种继承和发展的理念来践行我们的课改,采取哲学意义上的“扬弃”的态度。包容不同的声音,汲取不同的营养,应该成为这次课改的基本的思考点。
如果我们把课改前的高中教育称为“传统教育”,那么在这个传统教育下,我们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积累了非常宝贵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我们的很多优秀教师也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课改之前,我们的很多理念与方法与课改的要求也是一致的。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都需要我们把它继承下来。然而,“传统教育”也有很多弊端,这也正是国家下大决心进行课程改革的背景所在。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可能在改革初期,我们的有些做法还略显幼稚,还不成熟,但这些都是我们走向成功必须要经历的。
三、课改,要面对高考
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实际却收效甚微。问题出现在哪里?首先必须承认,我们还要面对高考。虽然现在高考录取率已达到近60%,上大学已不再困难,但是竞争并没有减弱。因为学生不仅想上大学,而且希望上好大学。什么样的大学算是好大学呢?一般认为起码要进入“211”工程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只有100所。要上好大学,就要通过竞争,就要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来。如果我们学校的课改不为应试做准备,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是不会同意的。至于有人指出了现行高考制度的种种弊端,但是谁敢取消它,谁又能取消它。所以,课改要面向高考,课改取得成功的学校,高考成绩也一定是优秀的。
四、用正面思维看待课改
市教研中心组织有关人员于2009年11月下旬赴广东、海南进行考察学习。此行考察学习的几所高中都是省直或市直重点校,其硬件建设达到的水平令人惊叹。联系我们自己的办学条件,深感差距巨大,无论是学校的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我们都是无法企及的。课改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选修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如何开设这些课程,理论上是好讲的,而付诸实施则不是轻松的事情。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东省实验中学,我们看到学校开设足够的国家选修课供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出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供不同发展志向的学生选择。尤其是“学生科学院”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些选修课程门类繁多,课程周期长短不一,选修人数不等,却均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不受干扰的教室,以使走班上课顺利进行。如果没有优越的学校硬件建设作保障,上述情景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硬件建设水平领先以外,师资队伍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华南师大附中教师学历是硕士毕业81人,博士2人,学校开设的部分选修课和专家讲座常有高校教授主讲,甚至中科院的院士前往讲课也不鲜见。部分社会综合实践课直接开到农村、开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去上,这样的教学水平不是普通中学可以企及的,它除了需要优越的都市地理位置、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和深厚的学校历史积淀来支撑,雄厚的资金来源也是吸引优秀师资、聘请名家讲学的基本保证。
虽然我们现在与先进地区办学条件的差距巨大,但是课改势在必行,是不以我们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实施好新课程,需要学习,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更长。从能够做的地方做起,坚持不懈地重视过程的改善,就能够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历经艰难,进步就在其中。
高中课改的推进,还需要进行宏观思考和微观研究,没有宏观思考,就事论事,可能迷失方向;没有微观的研究,许多改革措施便无法落实。任何一个地区的课程改革经验只能供我们参考,但是地区之间条件与环境有天壤之别,不加任何选择盲目照搬别人的作法只能是机械的“东施效颦”,后果就是“邯郸学步”。改革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出现的问题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去解决。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使课改工作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感悟。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