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言语习惯之上的语言学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8 19:3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卢衍黄
分享到:

 

  摘要: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习他人语言文字表达习惯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自己言语习惯的过程,正是这一有用、有意的过程,才使语文学习及语言作品阅读能够成为学生或者读者乐于参与的活动。依照语言材料的组织单位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阐述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言语习惯之上的语言学习。

  关键词:语言学习;言语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3-0051-0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话习惯,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也是形成言语习惯的过程,是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以往我们都以为语言是自然的、明晰的、反映现实的工具,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改变了这一看法。我们进入语言系统时,已经被这一套系统的种种规范、语码和权力所限制及左右,根本就没有一种超验的、透明的、纯净的、摆脱一切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语言。所以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1]而不同作家的文本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言语习惯,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丰富言语表达内容形式,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使言语水平在习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语言学习是遵循习惯,打破旧习惯,形成新习惯的过程。

  一、在出乎意料处深化

  (一)字(单音节词)

  学生阅读文本,总会遇到生字词,当然它不仅指从来没读过的,还指学过的字词用在不同的句段,产生新的语义和作用,与自己的言语习惯的冲突。如果这种语言现象能够引起教学注意,学生学习就可以逐层深入,特别是与他们言语习惯不同之处。文本语言与学生言语习惯的冲突,在课堂上通常表现为学生阅读错误、理解不到位,表面是字音、字形问题,其实是字义理解的偏差与肤浅,没有养成联系语境准确把握字词的作用,影响语感水平,更影响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课堂教学学生出错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就看如何在学生言语习惯之上进行语言学习。教学《山中访友》,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无意中发现几个学生将“你弓着腰”读成“你弯着腰”,真是出乎意料。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声音非常刺耳,可是多数学生无动于衷,认为意思相近,并无大碍,不像以前有人读错立马被大家指正。“弓”不是生字,易读好认,学生怎么会出差错呢?这一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少见且未曾用过,不符合他们言语的表达习惯,自然而然以自己的方式来“校正”文本语言,因为“弓”字并非生字难字,单独出现时他们一定不会读错,与他们言语习惯相同的句子也不会出错。那为什么在如此完整的语境中会出错?显然,这种语言表达形式,这一用词方式出乎他们的意料,潜意识里“纠正”与言语习惯相悖的“错误”。从另一方面分析,朗读正确的同学并非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是一种看字读句的平常习惯,辨字理解思维并没有跟上,可谓有口无心,因为在后面的讨论中,朗读正确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弓”与“弯”的区别,以为别人是粗心读错的,这么简单的错误也让他们出乎意料。两者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朗读正确的未必理解,朗读错误的未必一无是处,在阅读思考,语言感悟方面,后者优于前者,这也让教者出乎意料。句中“弓”是“使弯曲”的意思;“弯”是“弯曲”“使弯曲”,从字典解释分辨不出什么差别,但是引导学生分别读这两个句子,他们能够逐渐感悟到这两个字在这个句子,这一段落中的不同表达作用。“弓”着腰,让人联想到拉弓欲射的弧度、力道。“弓”字表现出紧张感、力量感、积极感,表现老桥的付出;“弯”字表现的是松弛,消极的,是自然而然的,是缺乏活力的。“古桥”“老朋友”“老桥”“老人”“几百年”与“弓”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凝聚成语言冲击力。“弓”字再现老桥过去的雄姿,展现现在的气魄,展望未来的不老。“站了几百年”“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弓”为前后上下的句子注入了活力,形象鲜活,语言富有魅力,体会到位,朗读才有实效。“德高望重”才顺理成章能成为语段的中心词,老桥的缩影,学生发至内心的赞颂。

  这里所述的字其实为单音节词,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小学生从古诗词中可以发现这一特点,在现代文中也可以发现它在文本中的妙用。文本“炼字”由来已久,与语言表达形式息息相关,与语文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引无数读者惊叹其运用的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学生朗读伊始,习惯“春风又吹江南岸”,待理解之后才能读出“又绿”的情意。这一转变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的过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的故事广为流传。作者语言表达是推敲的结果,学生必然需要领悟过程。学生初读文本,自然产生类似的阅读问题,成为教学内容之一,重视它们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类似的语言现象与学生言语习惯相冲突,只要教师适时点明,学生往往恍然大悟,体会语言活力,学习语言表达,不断建构新的语言习惯。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