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产教融合:高校教改多样化办学模式的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3 15: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馨月
分享到:

 

  (二)“2+1+1”培养模式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须有“1年工作经验以上”的要求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的门槛。而“2+1+1”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好能把这个问题轻松解决。

  所谓“2+1+1”,是指四年制的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第三年到企业当学徒,继续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端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到企业工作,学习实践。此模式对课程教学改革富有挑战性,要求学校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的要求重组课程。如艺术设计专业可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把四年课程进行精简与浓缩,以便学生顺利完成此三个阶段的学习与考核,让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得到专业能力的锻炼,更能得到岗位技能的培训。“2+1+1”培养模式针对设计师的岗位量身定做,并不会成为令人堪忧的“快餐”式教学——不像社会上的电脑技术速成班,那里培训出来的充其量只是“制图员”,并不具备设计师应有的综合素质。表2“2+1+1”培养模式

  学习阶段1学校开设课程1完成时间1完成地点1教学监督与管理1学生的身份第一阶段1设计原理、建筑制图、公需课1第一年1学校1教师1学生第一阶段1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公需课1第二年1学校1教师1学生第二阶段1住宅室内设计、照明设计、展示设计、办公、商业空间设计1第三年1企业1企业设计师1学徒第三阶段1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1第四年1企业1企业设计师、高管及学校的教师1助理设计师从表2可知,保障理论课程的“必需”和“够用”,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是“2+1+1”的模式进行的前提;结合企业需要培养设计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得到锻炼,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形成个人风格,并具有持续发展为有潜力、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可能,最终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走出去”培养模式

  所谓“走出去”,是教师或学生带着一定的教育或学习任务到企业中去锻炼,以达成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达成的教学效果。“走出去”模式可分两种:一种是教师“走出去”,另外一种是师生“走出去”。

  首先说教师“走出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接受、消化、理解并创造性运用之上的。现代的经济模式下,社会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要全面综合,还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的教师,应该采取“走出去”的模式来获取相关知识。然而大学里的教师,“非博即硕”,他们头上的光环总是让他们放不下面子向工人(许多只有小学水平)学习。但“师者为徒”的换位学习法有助于那些高学位的教师到企业里锻炼,从而脱胎换骨,成为“双师型”的大学教师。[1]

  而师生“走出去”的模式,是指教师带学生进入企业,由企业员工指导学生零距离实践教学过程的模式。学生在企业中定岗实习,与企业员工同工、同住、同吃,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工作生活,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就业技术技能的目标。“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模式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与企业建立长效实训基地。基地长期稳定,有利于校外实习资源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实践的稳定,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改进程的稳定。长效实训基地的建立有赖于校方与企业方的利益平衡点,只有双方达成共赢的校企合作目的,才能形成长效的实训基地。

  2.加强企业实习管理。学生进入企业,等同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会产生焦虑甚至厌学的心理。校企双方在遵循合作的原则上要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帮助并督促学生尽快进入岗位工作状态,实现实习目的。

  (四)“请进来”培养模式

  “请进来”模式,是指引企入校或请行业专家定期、不定期到校教学或开讲座。

  引企入校,是在不发生产权转移的条件下将与专业对接的相关企业引入合作办学,以丰富教学资源和生产资源,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可直接为企业培养储备式的理想人才。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困难,更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交互利用,为学院的教育创新搭建了一个双向的培养人才的平台。

  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是引企入校的必要补充。学校资源毕竟有限,请进来的行业专家可以弥补教师企业岗位知识的不足,扩大学生的市场知识量。行业专家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思维与校内教师有所不同,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法不同于校内教师,这有利于学生职场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三、总结

  上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各具特色,但在校企合作中,不能一条路走到底,要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采取多种办学模式,灵活多变地进行合作,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业与就业的对接,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更可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鲁昕.提高行业指导能力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301/ 147350.html.

  [2]靳晋.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

  [3]张馨月.“师者为徒”的换位实践性教学探究[J].大家,2010(10).

  [4]丁兆花.浅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J].职业,2009(9).

  [5]朱凤,雷江.基于产教结合战略的教学组织结构研究[J].知识经济,2010(21).第3卷 第7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