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议中职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丁燕秋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30 15: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丁燕秋
分享到:

 

  【摘要】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压力重重,社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一个中职生的学业和人生是否成功。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社会能力不足的现状和培养社会能力的必要性,在系统论述社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规律,提出了培养中职生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社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058-02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一个中职生的学业和人生是否成功。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压力重重,青少年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而培养中职生的社会能力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一、培养中职生社会能力的必要性

  当前的中职生,虽然只是生活在尚无明显生存压力的校园内,但各类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折射,以及功利、浮躁、强自我意识等不良心理的影响,早已使得他们面临重重压力且经受着社会能力不足而带来的烦恼和困扰。他们有的逃避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有的性格自闭古怪,有的甚至会仅仅因为细小琐碎的日常事情便做出惊人之举,其中不乏恶性事件。社会能力不足是中职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的社会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个体对群体的适应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和相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生,无疑也生活于一定的同伴之中,并时时刻刻存在着和期待着与同伴甚至其他更广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会伴随各种各样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和苦恼。这些问题和苦恼能否有效地对待和处理,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不少学校出现的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甚至自杀等悲剧,其问题的根源,不外乎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乃至与人相处方面所出现的“异常”。 一方面,中职生在生活上处于家长的全方位溺爱之中,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同伴之间学习成绩的竞争,处于升学的无限压力之下,这使得他们有很多问题甚至烦恼无法进行调和,也无法与家长和老师进行充分而平等的沟通交流,因而常常处于各种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之中。有时,一个很细微的问题便会导致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障碍,加之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欠缺,心理脆弱和抗挫折能力极弱,不仅会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异常,同时还会使他们的大脑和心理出现阻滞,以至发生令人后悔莫及的悲剧事件。所以,培养中职生的社会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其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二、社会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一)社会能力的内涵

  个体对群体的适应性,或者说一个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即为社会能力。一般来说,社会能力可概括为两个部分: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前者包括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习能力;后者则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交友、谈判、合作等),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自我控制、对自我的积极态度、抗挫折等),以及与任务有关的行为等等。中职生的社会能力更多地体现为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个体有效地适应和融入群体(社会)生活环境,从而使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的诸多能力。

  (二)社会能力的构成因素

  社会能力一般由交往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构成。对于中职生而言,交往能力的核心即表现为他们与同伴和师长之间交往的方法技巧及彼此在感情方面的融洽程度,这主要是感性的成分,通常不存在具体的目的性。沟通(谈判)能力主要体现为个体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有意识地与其他人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某人为了解决学习问题,甚至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等,就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或者谈判。合作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争取他人的信任并说服他人与自己一道努力,以达到理想的状态或结果。自我控制能力在中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不但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欲望和好奇,还有两性感情方面的冲动或朦胧情愫,而这些因素对于中职生本就紧张的课程学习,往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干扰。因而中职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抗挫折能力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相当比例的中职生在遇到困难或压力时,经常表现为心理脆弱,缺乏抗挫折能力。

  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社会能力也可以由以下四个维度的能力因素构成:即会做人(个人修养因素)、会做事(专业技能因素)、会学习(知识创新因素)、会交往(沟通合作因素)。会做人就是一个人要有一定的个人修养,并且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素,从而令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一种浓郁的好感或由衷的佩服。会做事是指一个人要能够凭借一定的知识技能灵活高效地完成各种事项或任务,以此赢得他人在办事能力方面对自己的信任。会学习则是指一个人要潜心研究各种知识,并能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心智条件下对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而不因循守旧。最后,会交往体现的是一种人们与周围其他人及社会环境进行沟通合作、营造积极氛围的能力。

  三、培养中职生社会能力的途径

  中职生背负着家长的期待,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和升学任务,因而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挫折和压力。如何化解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关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而培养中职生社会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责任意识和日常训练提高社会能力

  在家长呵护下的中职生,多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其责任意识并不明显。而责任意识的缺失在当前社会中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在学习当中常常表现为漫不经心,不能严于律己,在社会生活中亦表现为不顾后果的率性而为,遇到困难绕着走,甚至惹出事端靠家长来“埋单”,而不考虑自己应当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这样的青少年一旦走向社会,便会因责任意识缺位而问题重重、举步维艰,很可能成为家长和社会的负担。所以,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社会能力,必须从强化责任意识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和交往。同时,家长和学校还应结合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社会环境,多布置一些学习及生活中的日常任务并适当提出完成任务的目标及要求,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训练项目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社会能力。

  (二)通过情景模仿和学习提高社会能力

  人们的行为能力和方法技巧,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学习获得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身心成长规律,采用德育课的有效做法,适当开展衔接课堂内外的实训课程或第二课堂,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并提供良好、有效的示范行为过程,使他们在鲜活有趣的模仿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比如,可以结合中职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设定与问题相似的场景,通过沟通、谈判、合作等专业示范来诱导他们进行模仿,并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可以创设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艰难场景或压力型意外场景,考验中职生的合作、自我控制及抗挫折能力。还可以引导中职生在学习之余观看一些积极健康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使他们从一些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学习和领悟相应的社会能力。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社会调查、实验等课程任务,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用的社会能力。

  (三)通过社会锻炼和实践应用提高社会能力

  责任意识和社会能力的各构成因素,在中职生离开家庭和校园之前通常还只是成长教育和思维导向的层面,只有当中职生进入社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演化为真正的社会能力。中职生虽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与他人接触交流可以形成一些能力,但由于学校生活具有一定局限性,他们的这些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其将来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中职生必须通过假期和课余时间的社会锻炼,通过各个领域的实习和实践应用,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校要把社会实践锻炼作为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明确于教育管理和制度之中,同时家长也应改变唯成绩论的原有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子女教育观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