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途径(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3 16:2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颖
分享到:

 

  3.2.2独特视角的勤工助学轮岗制度。为更好地把“助困”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学校每年九月份调整一次勤工助学岗位。用工部门可以留用20%左右的学年表现优秀的勤工助学学生,剩下80%的勤工助学岗位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重新配置。学校特有的勤工助学轮岗制度,既保证了用工部门的新老人员接替,又给勤工助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对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3.2.3通过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丰富育人的和谐性。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工作,通过前期广泛宣传动员、中期公开答辩评审、后期召开表彰会、橱窗校报网站宣传等途径,充分发挥“国奖”在激励学生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编印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其中“个人简介”及“座右铭”两部分通过校刊《舍韵》单独编印,与贺信一起寄发学生母校及家长,激发获奖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努力在全校营造自励向上、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3.2.4积极开拓资助新模式,有效推荐贫困学生就业。在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除了关注高校贫困学生的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外,还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注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给贫困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我校每年第二学期的三、四月份,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优先为贫困学生推荐就业单位,努力做好用人单位与贫困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不断的进步和成功中肯定自身价值,满足自我的价值感和成就需求。

  4.实践的拓展:高校资助育人实践途径的建议

  高校资助具有一定的策略择取和局部的表征现象,综观现代各高校的资助体系,都恰恰经历了一个由单一格局向复合思想转变的深度化,如何将各高校的实践经验和本校的资助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凸显本校在贫困学生高层次需求方面的人文精神关怀,激发学生主要内驱力上尚有待于我们重新建构和完善。

  4.1关注受资助学生的真实情感

  教育过程区别于其他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要以教育环境、教育情境为基础和依托。资助育人的过程是要依据资助客体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并要随着客体实际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实、主体需要等情境因素是千差万别的。根据受资助学生的需要,以资金、项目、物品、方法等多种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的方式和途径,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提高其自立自强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4.2加强资助育人过程中的情商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讲,资助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自身的物质情感得到一种外在的寄托,它更加蕴涵着社会对于其精神与心理彼岸的重视,资助对象正确的自我评估主要是克服资助对象本身自我评价过低、主体意识薄弱依赖性强和感恩意识淡薄等方面问题。”

  同样,高校通过资助育人活动使资助对象完成情商自我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情商心理预期,资助对象在接下来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能够坚定信心、合理行动。通过资助育人过程中情商培养相关活动环节的设计,克服情商培养过程中的消极情绪,自觉参加情商培养实践活动。

  4.3建立反哺机制

  南京财经大学已经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各个层次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有着丰富的资助形式,但有必要建立资助主体与客体之间良性互动,实现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功能转变和提升。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反哺机制的“目的是使受助者实现‘被助—自助—助人’的转变。”[2]传统的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是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就是一种学生“被助”的形式,但是“被助”只是资助育人的初级阶段,“只有进入到‘自助’和‘助人’层次中,才真正实现了反哺。”[3]贫困学生在“被助”后,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自立自强的能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参加勤工助学用劳动换取报酬等达到“自助”的水平。“同时,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特质,从而实现心理‘自助’。”[4]最后,随着自己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有能力且乐于去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回报社会,进入到“助人”的阶段。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对于新时期的高校工作者而言,我们可将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高校资助育人实践工作相结合,全面把握资助育人内涵,考虑贫困学生内在和外在精神需求,多角度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在资助育人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学校应该通过情商培养以及建立反哺机制,使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责任感,树立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使受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学生个人成长、高校资助育人和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华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2:94-95.

  [2][3][4]王芝眉.基于过程思想的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2,23: 8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