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以技能大赛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0 14:0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蕾
分享到: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开展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工作实践,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契杌,对增强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技能大赛;核心能力;取得的成效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局面。各级技能竞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能竞赛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引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一个航标灯。

  2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具体做法

  (1)开设社团课,广泛培养学生兴趣。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开设社团课,服装工程系社团内容有传统手工工艺——盘扣;苏州传承文化——苏绣;小小手工艺——口金包;DIY——扎染艺术;手工编制在服装中的应用等等。社团课的开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个性的发展。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合作精神的有效形式。

  (2)创建工作室模式,搭建创业桥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名师工作室。学生可以慢慢地进入教师的工作室实习。锻炼自己。教师根据服装企业里新品开发环节中解构现有成衣的一个常见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品牌成衣的比例、尺寸及结构设计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结构设计、创意工艺等提供可靠依据和借鉴。教师强调的是对品牌服装结构设计中局部设计与整体造型的观察、创意与结构设计审美的领悟。引导学生进行高级成衣定制的工作室模式,开展前店后坊直接走向市场,走进社会。学校校门口有专门的窗口——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那里陈列了学生的设计来源及图片,根据图片进行立体造型,到最后的成衣展示,并留下学生的联系方式。此广告一出就引来了需要量身定制的客户群。在工作室的学生都是经过技能大赛训练并得过奖牌的。因此,对于成衣定制已能独当一面,所做的衣服受到客户群的赞誉,通过自身的劳动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通过创业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以升华。

  (3)指导考证,提升能力。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施性指导方案中,学生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都要有服装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考证。中级工的考证由原来单一的男衬衫向男女外套发展;高级工考证倾向于男女大衣、枪驳领男西服、中式传统旗袍等发展。考题的内容与技能大赛的题库变得越来越接近,学生的考证不是形式而是手段。学校始终以职业技能为着眼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职业能力,从而使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更贴近行业企业需求,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同时也逼迫教师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师型”素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校教学措施的重视每年技能考证率都在90%以上,为有效地促进与服装行业企业的合作,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4)大赛的策划,精英的培养。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技能的舞台,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它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新的活力。技能竞赛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首先,要从服装课程体系着手,像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操作性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的考核体系,应以实践考试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法.增加课程设计环节。除教学计划内的时间,规定学生每门课程课余时间必须完成一定的设计和制作任务。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考核体系。在技能大赛训练中搭建QQ平台系统。把平时训练的相关内容、实践环节和实践考试及存在的问题都放到该系统上进行。组织部分老师把这些课程的难点和标准程序写出来,产生测试数据,建立问题库,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练习平台和严格的测试检验平台。第三,将服装技能竞赛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使技能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日常教学中渗透技能竞赛相关内容。把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增设与竞赛相关的校选课,让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以教学改革为竞赛提供支持。第四,注意学生梯队的建设,发挥老队员的巨大示范作用。通过老队员让更多的学生能深刻地理解竞赛的意义,实行高年级带动低年级、老队员指导新队员、互帮互学、互相赶超的比赛氛围,使学科竞赛具有延续性。第五,大力做好组织宣传工作,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服务。要通过学校、学校网站、宣传海报、展板和竞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从比赛受益。第六,健全学科竞赛评价激励机制,学科竞赛评价激励机制包括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对获奖的学生,都给予一定的学分,或减修部分选修课程,在奖学金评定的时候给予学习单项奖或学习优秀奖,也给予现金奖励。获奖达到规定级别的可以保送大学等,对教师给予工作量的补助和现会奖励,在个人评先和职称评定的时候给予政策倾斜。对于组织竞赛比较好的学院授予学科竞赛先进单位或奖金等奖励。通过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学科竞赛走向健康、町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实践证明,开展服装技能大赛,能弥补服装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不足和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技能大赛取得的成效

  (1)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大赛成果显著。技能竞赛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超出了单纯的竞赛,实际上是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师资能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学校从竞赛中借鉴竞赛机制为管理服务。近年来,在各级技能竞赛的制度、规则、秩序、运作步骤上已形成规范、科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学校在技能大赛中成绩显著,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荣获14金,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六金一银;2014年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荣获18金,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四金四银,连续两年在苏州市名列前茅。

  (2)技能大赛的引领,双证率高。职业技能是服装专业人才谋生就业的生命力,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考评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双证率的取得基本在90%以上。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检验和激励的手段,让学生都看到了希望,希望的背后是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对自我选择的坚定。

  (3)深受家长、企业的好评。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学生毕业设计展。临近毕业前夕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确定与流行趋势相吻合的主题,让学生自由设计款式,并说明设计构思、款式特点和结构原理,然后由师生共同提问并开展讨论,最后由老师做出评价和总结。这种方法不仅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视效果图、款式图并把它们变成结构图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商业功能和艺术美感的融合,是实用性和文化性的创新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技能风采,自然也会提升社会、家长对服装专业的信心,也大大促进企业对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需求。

  (4)技能大赛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随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的逐步完善,技能竞赛的潜在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于服装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师风、班风和学风建设,均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实现高端服装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

  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与积极效应,给大家很多的启示:从小事做起,从一线做起,踏踏实实在做中学,逐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和社会资源,不断充实知识、提升技能,为将来厚积薄发谋求更大发展创造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 王智祥,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几个突出问题的再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3] 吴亚萍.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学,2011(33):54-5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