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幼儿独占行为分析及其对策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5 16:0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陆凤梅
分享到:

 

  摘 要:具有独占行为几乎是现代独生子女共有的性格特点。本文对幼儿的独占行为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旨在为如何培养幼儿分享动机和建立分享规则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争抢 独占 分享规则 培养对策

  现在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在对物质所有权的认识上表现出独占行为,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争抢、独占玩具、食物,甚至父母抱抱别的幼儿他都不肯,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我的”,不允许别人碰触。还有一些孩子, 对家里的东西独占, 别人的东西也要占为己有,平时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抢回家, 幼儿园的玩具也悄悄地往家里拿。无论是吃的还是玩的, 都只能属于他们自己, 不愿意让别人碰一下, 如果别人一定要跟他抢, 他就会大哭大闹。他们认为, 父母为他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 是应该的。独占是每个人几乎都会出现的行为,幼儿独占和分享是社会行为中两个相对对立的方面,在人生的发展历程中,独占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不与人分享是大多数儿童必经的发展历程。分享和独占的心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直面独占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分享。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独占玩具、没有合作意识、缺乏同情心、说谎等有关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其中独占玩具行为是幼儿园最常见的。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并参考国内外研究结果,现就这一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儿童独占行为成因分析

  幼儿“独占”行为的起因很多,我们不能一碰类似行为就笼统地归结为幼儿的过错,要寻找问题的原因,不能一味地责怪幼儿。我们必须用更多元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独占心理。幼儿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甚至告状是幼儿园每天都能遇见的事,因此不能说哪个幼儿“自私自利”, 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的。

  1.客观原因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即“自我中心化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让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不可能主动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2—5岁时属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一般都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而不是真正顾及规则。6—8岁的幼儿才会知道规则并尊重规则本身,按照规则去做。观察生活中的幼儿可以发现,“自我中心”心理在2—4岁幼儿身上是很明显的,这时的幼儿大多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想不到别人的需求和渴望。所以, 在他们的眼里, 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 当别人要跟他们分享时, 他们就会不习惯, 认为你在抢他的东西。这使得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或痛苦的心情,这样也就必然导致独占行为的发生,这与我们所说的“自私自利”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幼儿独占行为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这在低龄幼儿身上尤为明显。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独占和儿童的概念归属密切相关。1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东西特别注意,不允许别人碰,容易出现自我中心行为,因此让幼儿在3岁以前建立分享的概念为时过早。很多幼儿4岁左右都能基本分清“我的”、“你的”的区别,而5岁以后的孩子逐渐能摆脱这种心理,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说的“自私自利”,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只考虑自己。 如果这一阶段幼儿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同情和帮助别人,不知道友爱和分享,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对待了。

  2.主观原因

  (1)与家长的教育和行为有关。有的幼儿独占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主要是家长向幼儿灌输物品归属概念的方法存在误区,过分强调幼儿的个人所有权,这样就会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什么东西都是他的。还有家长的一些自私自利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2)与家庭成员结构有关。现在的家庭中大部分是一个孩子,一家三口人,或是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从小没有兄妹和他分享东西,如买来的玩具、吃的东西等,加上长辈对他的溺爱和迁就,为他们的独占、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慢慢地幼儿就养成了独占行为。

  二、从独占到分享——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1.培养分享动机

  幼儿的分享动机首先来源于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过程中和分享后所体验的愉快感。要想让幼儿经常地、自觉地进行分享,光靠教师的外部监督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幼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分享愿望和动机。而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强化这种愉快感,在幼儿主动与别人分享玩具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与鼓励,幼儿就能充分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因为分享行为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幼儿就会更容易记住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要培养幼儿的分享动机还必须提高幼儿的思想认识,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化思维”。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活动,唤起幼儿过去的类似体验(没有玩具时的痛苦体验和有玩具的高兴体验),并让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并感受,从而达到情感换位和摆脱自我中心的目的。例如:大班语言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不乐于分享而没有朋友,她非常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就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题材。老师应多借助相似教育内容的文学作品供幼儿欣赏,提高分享的意识,并做到主动分享。

  2.建立分享规则

  分享规则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建立与保持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有效的外部强制因素。对于争抢、独占玩具,我们常用的对策有“休息法”和“轮流制”。“休息法”也就是临时剥夺该幼儿玩玩具的权力,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幼儿在这次活动中有了痛苦的体验,在下次玩玩具时他就会遵守活动规则,会有分享的潜意识。而“轮流制”就是先让这个玩几分钟,再让那个玩几分钟。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解决幼儿之间的争端,但长期效应不佳,它会使幼儿变得更加爱告状,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而老师就会在穷于应付、忙于调停或处理争端甚至亲自监督的局面中顾此失彼而达不到目的。而这种“轮流制”造成的结果是幼儿觉得他想玩就应该玩并且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别人不给时他就会理直气壮去抢并大声喊“老师,他不给我”。可见,这种轮流的方法并不能使幼儿真正学会分享与协商,更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力与愿望,是不可取的。针对这种情况,较好的办法就是老师在班级里建立玩具分享规则,让每个幼儿根据规则来分享。例如小朋友在玩玩具时要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也就是先来的幼儿可以尽情地玩到不想玩为止,其他后面来的想玩的幼儿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告诉正在玩的小朋友,但绝不能去争抢,这时老师可以提醒先来的幼儿把玩具主动交给下一位幼儿并及时鼓励这种行为。当然,这种规则在刚刚实施时也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和混乱状况,例如有的幼儿一直占着玩具不放,他“怎么玩也玩不够”。大多数幼儿都会有这阵子一直玩下去的想法,只有个别幼儿会把玩具给别的幼儿分享,老师就要抓住这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对该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别的幼儿看到该幼儿的这种分享行为带给大家的快乐感受。老师的这种榜样法和鼓励法,效果极佳,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有了一种“和别人玩真快乐”的心理体验。这种“先来后到”的规则的建立,让幼儿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和相互协商。

  老师应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避免以说教为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结合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教育。要保持规则的一致性,不能随意改动,以免孩子无所适从。要多和家长联系沟通,把一些幼儿园的日常规则告知家长,这样,分享规则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园携手,共同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辉 徐彩华 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问答[J].幼儿教育,1999,(11)。

  [2]黄芳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环境的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12)。

  [3]徐琳 从幼儿的独占心理看分享教育[J].教育导刊,2006,(11)。

  [4]嵇珺 刘晶波 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