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新课程政治课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0-03 09: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高中新课程打破了政治学科知识本位的框架,实现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新课改中高中政治实现质的飞跃的集中体现和标志。高中政治课改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与运行机制的设计创意、价值追求等要转变到课程实施者的自党和创造性实践,关键教师。可见,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建设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有着紧密联系,这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把握好机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依托教材载体,设法捕捉学生创新思维契机 
    教材是课程实施标准与学生接受能力的载体,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是一段文字的叙述、一幅图画的展示,还是一张图表的分析,或一个多媒体动画的播放,都要让学生觉得是他们探索世界的舞台。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体现出由教程式向学转化,真正实现教程和学程、教法和学法的完美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热点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二、创设民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隐性权威影响较大,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在这种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压抑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努力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精心设计,紧扣环节,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教师要细心、耐心地说服,给予辩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从而激发创新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发展创造性思维 
    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有生理遗传、传统习俗方面,有客观环境,也有主观能动原因,从政治课角度讲,最重要性的因素还是来自教师。  
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份。它会产生学习需要和强烈的求知欲。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程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因此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过程要密切关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高中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抽象概念较多,有干巴的感觉。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断层”,从而激发和维持了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第二,鼓励质疑,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古人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创造的先导。有了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性,大脑才能活跃起来。在思想政治课中,虽然正面灌输,正面教育是主要的原则和方法,但是在正面教育时,要同说疑、解惑相结合,让学生从问题中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追究”那个所以然。在发展学生求同思维的时候,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训练,对一个问题能够从正向、逆向、横向、纵向等方面去启发学生思考,克服思维定势。 
  第三,结合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而且更主要的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如果固守书本,墨守成规,不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思考那就会劳而无获。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思考、发现问题。 
  四、鼓励创新能力,珍视创新性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有权利和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旺盛的好奇心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来完成,在教学中倾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努力克服在教学中思维定势,决不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远离高考套路而拒绝回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让学生自信地想和说。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格”和“瞎想”。在创新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对学生的创新思路、创新活动当好参谋,进行实施和验证并做好总结工作;珍视学生的创新成果,无论创新成果大与小,教师应做好宣传鼓励工作,扩大创造成果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积极投入到创新之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