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简称:华软学院)创办于2002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是全国300多家独立学院中唯一的一所软件学院。华软学院是一所典型的现代改革思想与传统高等教育结合、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本科院校。本文以华软软件学院为例,浅谈独立学院的品牌建设。
【关键词】品牌 建设 华软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民办院校以“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从无到有,发展规模从小到大,它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公办传统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的一种新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这些独立学院挂靠公办院校的无形资产,但是往往还是被误解。许多像此类型的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主要在于独立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不久,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我特色等问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独立学院调整选择好未来发展战略,特别是打响自身的教育品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尤为重要。
1 华软学院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其实,在市场营销中,品牌更侧重产品的形象视觉宣传与推广,越来越多被运用到赢利之中。
(1)换标引起短暂的视觉转移。学院经过八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华软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加速学院的发展,推动华软向高质量本科院校方向阔步前进,2009年4月起,华软启用了新的VI系统,全面加强华软品牌建设。在此之前,学院旧LOGO由于设计复杂,没有形成一套VI系统,不容易被记住。而新LOGO刚刚更换,也不容易被广大师生深度接受,造成华软学院VI系统在短时间内“模棱两可”。
(2)校园没有标志性建筑物。华软学院虽然说风景幽雅,具有欧陆风格,是在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外国校园,但是到目前为止,华软学院还没有标志性的建筑物。而有标志性建筑物的学校,则一提到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容易被人记住。例如,中山大学的钟楼,每个校区都有钟,特别是孙中山伟大形象的铜像,让人一站在它面前就肃然起敬;还有暨南大学的拱型大门,华南农业大学的“大”等等。
(3)人文、学术氛围积淀肤浅。一提到华软软件学院,虽然一听就知道以“软件”著称,在软件、信息等行业里有享有名气,但是,年轻、充满朝气的华软校园,由于建校时间只有八年,办学时间短,让人感觉人文氛围积淀肤浅。这样一来,许多人认为,年轻的学校就是缺乏建设,自然而然就直观上感触品牌建设路途遥远。品牌建设承担的品牌策划与推广责任重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2 华软学院品牌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华软学院学生也在短短8年间发展到上1万人。在良好的招生状况下,有的民办学院开始停止建设、压缩开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华软的投资者却有清醒的坐标感和坚定的办学理想,他们意识到,曾经的唯一,很容易被复制;曾经的领先,也很快引来追赶;优势只有转化为品牌,才能得到巩固;也只有确立了品牌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才能纲举目张,不断进取,保持优势。华软软件学院作为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最早的专业性软件学院,其开设的动漫、游戏等专业引领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的先河。
据了解,今年6月23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正式宣告更换新校标。与此同时,华软学院校方表示,这次换标,标志着学院整体视觉形象全面导入VI系统,学院也以此为开端,进入品牌建设的新阶段,其目标定为要在短期内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性软件学院,并最终成为中国IT学院第一品牌。
“品牌意识与品牌建设具有关联性、社会性和时代的象征性。这种关联性,表现在品牌意识铸造品牌质量,引导品牌塑造,创造品牌价值;这种社会性,表现为品牌意识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建设品牌、塑造品牌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
另外,公校扩容、民校勃兴、就业不景、数年后生源数量下降……种种可预见的危机因素,也令那些真正把办学作为长远事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据华软学院品牌建设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正是启动品牌建设的最好时机——招生良好,生存无忧;压力将至,未雨绸缪。教育界人士也认识,独立学院目前的竞争,主要是看前面所挂的公立大学的品牌;几年后,就要看自有品牌;再过若干年,将出现一批可直接与公立名牌大学直接竞争的品牌民校。品牌建设,将成为未来民校发展走向的分水岭。
3 华软学院近期“五大”举措打造品牌建设
(1)成立品牌建设委员会,确立品牌导向。华软学院确立以品牌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并专门成立由执行董事兼常务副院长挂帅的品牌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整合全校资源,推动学院的品牌建设。品牌委员会负责编制学院的品牌发展纲要及阶段实施规划,指导全校的各项工作归依到品牌建设的目标规划下进行。
(2)投资过亿升级硬件设施。学院董事会决定,未来两年,将斥资过亿,全面升级学院的硬件设施,包括新教学楼、1万平米食堂、新图书馆、艺术中心、教工学生宿舍等建设。工程完工后,华软学院的硬件设施将达到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3)就业工作成为重要考核指标。学院认为,毕业生是学院品牌的权威认定者及主要传播者。作为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此,除了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提高就业技能外,软件工程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等特色强系还开设精英班等方式培养拔尖人才,带动整体教学质量和学风的提升。学院对一些重点系提出了力争10%的毕业生进一流企业、70%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目标;软件工程系的JAVA精英班提出了一二年级解决“有饭吃”、三四年级“上岗就上手”的技能培养要求。
(4)系主任岗位公开竞聘,贤能者居之。创立品牌系、品牌专业,是学院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6月15日,学院首次举行系主任公开竞聘,24人竞聘八系一部的九个岗位,其中一人为外校老师。目前,九位票选出炉的系主任拟任人选已出榜公示,其中6人为新面孔。
(5)华软网站力争成为最具IT及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网站。配合VI改造,华软网站也完成改版。新网站更简洁、人性化,内容设置上开辟了多个人文特色的版块,如“封面故事”、“校友回味坊”等,力争成为最具IT特色和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网站。
4 对华软学院品牌建设的建议
4.1 利用教育信化实现先进的办学理念
华软学院从办学第一天起就树立走创新之路的理念,把创新精神落实在学院的各方面工作中,力求在创新中塑造“华软教育”品牌。学院紧紧把握信息化管理这一先进思维和理念,在学院自主研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将学院各类管理集于一身,实现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并用这一理念指导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4.2 全面构建华软VI系统
华软学院数码媒体系杜凯老师根据学院情况,设计了一套VI手册,VI系统包括核心部分、辅助图形、环境风格类、事务用品类、员工学生制服类等五大块,VI手册涉及学院品牌建设实体部分的方方面面。
自2009年4月开始启用新VI系统,华软学院由品牌办牵头,设置新VI系统推行领导工作组领导成员,并成立了以数码媒体系和游戏系组成的“平面—视觉传达”、“网站系统”和“公共场所建筑环境”、“多媒体”四个换标工作组,对学院VI进行改造和换标。与此同时,该院还通过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学院新VI系统换标。笔者认为,学院应继续深化换标理念和思想,全面构建华软新形象、新面貌和新姿态。
4.3 培养应用型人才
华软学院要办成一家中国著名的国际性高等院校,就必须依托软件产业的发展,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采用完全学分制,实施信息化管理,并努力探索和形成以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嵌入式技术、动漫制作、游戏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积极发展以数字媒体艺术为特色的新兴学科,培养适应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规范化应用型人才, 努力发展华软学院的后发崛起优势。
4.4 建设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实施品牌教育战略
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竞争力的象征,品牌产品反映内在质量,具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将品牌的概念引入到高校,也就是要实施品牌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一所高校要立足于社会之上,必须依靠办学,而高校的办学,又依靠专业设置、专业举办。例如,该院开设的动漫、游戏等专业引领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的先河。与世界IT巨头微软、IBM合作办学,开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先河,达到无缝连接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建设出自己的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不做公办高校的复制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才能凸显出自己的品牌,最终实施品牌教育战略。
华软学院曾有一句办学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使他们具有一样的学历,不一样的能力。”总之,华软学院正处于“华软教育”品牌建设转型期,一直以来,华软学院坚持特色办学之路,打破了传统办学封闭性,让教育更加开放走向现代化,同时为学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在探索新型教育品牌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郑忠智.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5):88-90.
[3]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
[4]陈志文,刘万永.发展高等教育还有很大空间[J].中国青年报,1999-04-28.
[5]崔亮.招生工作的主动性市场理念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B06):93-9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