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 思想教育 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摘 要】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生特殊群体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往往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笔者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出发,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现状加以分析,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在高校扩招的新形势下大学生队伍中“特殊群体”的比例也日趋增加。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相对而言是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做好了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说,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大学生中具有共同特点且互有联系的、其特点不同于大多数学生的一小部分学生所组成的,在经济、学业、心理、情感、纪律、就业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相对具有困难的群体。主要分为经济贫困、学业困难、违反纪律、学籍异动、就业困难、心理障碍、患病残疾这几个群体。做好这个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快乐生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安全稳定、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调查分析,掌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情况
以笔者工作的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每年校学生工作处都会通过对新生进行素质问卷调查掌握新生的情况。另外,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通过平时的了解掌握学生特殊群体的情况。通过学生工作部门近期的统计分析,学院的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分为经济贫困、学业困难、违反纪律、学籍异动、就业困难、心理障碍、患病残疾这几个群体。综合来看,特殊群体大约占学院全部学生的四分之一。其中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二)进行学生管理制度改革
为了教育好、服务好、引导好大学生特殊群体,学院本着“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主动了解学生的动机和需求,并据此采取弹性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 以前的制度界定了行为的是非标准和对应的奖惩,在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据心理学的研究,18至22岁是人生观逐步建立的阶段.容易因缺乏经验而犯错误,而传统的制度很难体现对学生犯错的包容。改革后的制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改错的机会,比如说学院在去年新修订的学生违纪处分办法中规定,表现好的违纪学生在受处分半年后可以申请降低处分级别直至撤销处分,学生档案上也不留记录。这样,既起到警示作用,也未把接纳学生改过自新的大门关闭。
(三)“点线面三结合”,开展全面而有效的管理
( 1) 明确一个基点。将重心放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而不是事后处理。以往常常陷于“特殊群体造成问题——采取对策——收效甚微”的循环。现在把重心放在了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希望能有效避免特殊群体的产生,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这是实施各项措施的基点。
( 2) 贯穿一条主线。不同年级的学生管理应结合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大一学生面临角色转变,重点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另外,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如果属于特殊群体.马上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跟踪关注工作。大二学生专业核心课程任务繁重,我们应引导其强化专业基础.为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实务工作夯实基础。另外,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能力。大三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选择,因此重点则放在帮助其确立和实现目标上面。
(3)根据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措施。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除了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外,更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鼓励他们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及时开展交流谈心活动,深入了解其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具体原因。开展学习“援助” 活动,选取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结成帮扶对子, 开展“一帮一” 活动;建立学习困难特殊学生导师制,聘请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专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辅导,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籍异动的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处于边缘化,不容易融入班集体中,这些学生我们都要求辅导员班主任重点关注。对就业困难的学生,一方面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摸排,开展心理辅导讲座,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增强他们求职的主动性。对受违纪处分的学生,采取跟踪教育的方式,做好转化工作。对患病残疾的学生,多加关爱,政策上倾斜:就业等。对心理障碍的学生,完善三级心理防御体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4)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平台。首先,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实现学校和家庭联系的制度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使工作开展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 得到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其次,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建立学生特殊群体个人档案,做好跟踪关注工作。再次,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定期报告班级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5)构建学生发展平台。学院还努力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第一,在校内大力开展各类学生活动。问卷显示.有56.5%的人认为,担任学生干部增强了其信心。因此.开展更多的学生活动,同时给予学生更多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学生如果连自己学校的公共事务都无法参与,还谈什么投身于社会。因此,学院充分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如成立大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团体。
关爱和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高校特殊群体产生复杂性和其形成原因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特别尊重理解这部分学生,正确对待他们, 给予他们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采取积极的科学的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保障学校的安与稳定角度出发,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蔡素燕,沈云霞.建立大学生的预警与援助体系的思考.经济师.2006年.第十二期、97-98页。
[3]张爽,尹淼.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初探.活力.2010.2.115-117页。
[4]孙建军,黄海燕.90后大学生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论略. 宜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10年,第32卷 第11期、30-33页。
[5]邢海玲.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5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