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试论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1-18 19: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 师生互动 情感意识  
【摘  要】中学英语课堂应指向学生
发展,使课堂摆脱沉闷的、乏味的单向知识授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从根本上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突出表现为强烈的目标意识、精致的方法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愉悦的情感意识和多重的互为主客体意识。日常教学中,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在于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等方面。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与评价观念;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英语教学的理念、任务和目标;精心选择精致的教学方法,创设温馨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  
  
随着新课程成为学校新的实践坐标,学者们呼吁聚焦课堂,重构课堂。中学英语课堂应指向学生发展,使课堂摆脱沉闷的、乏味的单向知识授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从根本上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常常不理想。本文着重探析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策略。  
一、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频率在公开课和日常课中差异明显  
一节同样教学内容的课,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率高,教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气氛热烈。而在日常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明显减少,课堂气氛沉闷。正如当代
中国教育界人士在课堂研究中发现,当前课堂上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课堂话语”,即“公开课的课堂话语”、“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民间校本课堂教学话语”、“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1]新课堂想要拥有优质公开课的课堂活力,但更想让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想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想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民间标本课堂改革话语一样,是简明的、基于自身的,但也希望它是能够经得起学理解释的;希望是能被高度理论化的,但更注重应用于实际的课堂上。本质上,新课堂要求师生在课堂上要做到有效互动,实际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并没有真正应用于日常课堂之中。  
2.师生互动未充分而全面地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师生互动所追求的是通过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达到教学的基本目标。不管教师采用哪种教学的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有所把握、理解或体验,最终使学生获得所期望的发展。实践中,师生多认知互动,少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心灵的碰撞。尤其是情感互动常常被忽略,英语教师单纯地为了教而教,导致学生觉得英语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师生互动的具体形式运用不恰当  
师生互动的常见形式大致有问答、讨论、合作教学等。问答是师生互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形式之一。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使用问答时,主要有三个问题。  
(1)问题设计水平低。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知识性问题并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如果这种提问方式太多,会使学生思维方面出现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缺乏复杂思维和多维思维。问题过于简单,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2)多浅层互动,少深层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愿与学生深入交流,只是进行对或错的评价,导致师生互动效率降低。表面热热闹闹,深层却是波澜不惊。  
(3)问题不够明确。有时教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模棱两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方向感。  
小组合作是合作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教师常常随意按照学生的座位分组,这样组与组之间往往存在差异明显的问题。有时布置任务简单,缺乏探究的必要。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缺乏指导,成为旁观者,使小组合作成为一个流于形式的互动方式。  
讨论经常局限于小组之间的讨论,而没有全班性的讨论,教师在讨论题目的设计上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不明确,很多学生并不是投入地参与讨论学习。  
4.多单向型互动,少双向型互动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互动一般只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学中教师安排好一切,教师问学生问题,实施分组讨论,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很少主动与教师或同学交流。  
5.互动机会不均等  
教师会因学生成绩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互动机会。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因而互动中教师与差生互动的机会很少,导致差生对英语逐步失去兴趣。  
二、影响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2]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观、知识观和学生观。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观念的转化,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观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知识观是教师对知识的看法与认识,它决定教师在教学中究竟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观、学生行为观、学生学习观等。  
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极大地影响着师生互动的效果。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  
(2)教师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互动的心理因素。教师个性特征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师教学的
艺术
性、科学性形成起着决定作用,也是区别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3)教师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问答、讨论、合作教学等具体形式的运用不恰当。此外,互动机会不均等也明显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  
(4)评价方式上存在误区。评价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互动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然而,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评价不多,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带过而已。一些教师认为评价很有必要,但是苦于没有一套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学生方面  
(1)家庭背景对互动行为的隐性影响。家庭背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行为的影响是以潜隐的方式发生的,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不同影响,这种影响一般通过学生与父母的交往产生,即学生与父母的交往方式决定着学生在校的交往方式。  
(2)学生个性差异是影响学生互动的个体因素。学生的个性人格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不同时期的学生人格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时期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特点。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习惯于讲座式课堂教学,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学生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还有部分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有的甚至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还有的学生自我否定,消极自卑,害怕失败,这种心理会抑制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行为,使其不能轻松大胆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师生互动也就因一方的被动而失去应有的活力。 
(3)成功经验是学生互动的动力。学生是否在课堂中全身心参与互动和他以往与教师、同学交往的成功经验有关。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是多方面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这些体验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程度。  
3.课堂环境  
师生互动是在课堂中发生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因而课堂中诸如温度、颜色、灯光、教室布置等所有因素都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它们可引起师生生理上的不同感受,使师生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进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动机、课堂行为以及整个课堂的心理气氛。  
三、有效的师生互动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的表现  
1.强烈的目标意识  
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能否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是衡量师生互动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在有效互动的课堂上,教师制定的目标是科学、全面、恰当的,师生互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达标意识强。  
2.精致的方法意识  
在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学方法创新而且有效,教师精心选择方法,精明把握机会,精巧安排结构。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  
3.合理的评价意识  
教师能及时、充分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评价的方法灵活多样,并能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随时调节教学。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口头评价方式,还有评分制、奖惩制、学生自评等有效的评价方式。有效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造课堂的竞争气氛,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4.愉悦的情感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特别是善待答题有误的学生,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习惯,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此时,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和对方展开探讨或者争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师生的情感是愉悦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