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地域建筑技术对建筑文化多元发展的影响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0-10 13:3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吕在利 董亚萍
分享到:

 

  摘要:技术在建筑文化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使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存在的方式多元性,而且“建筑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因为特殊的固化形态而显赫得多,但随着当今建筑文化的趋同性以及地域性丧失问题日益加剧必须引起我们关注,因为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技术的复杂性在建筑文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文化;多元化;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01-02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的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间空间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也被成为时尚而迂回的发挥着它固有的性能,或以形态符号直接引用,成为许多标榜地域文化持续发展的手段,在针对现代主义单一的面孔上也试图从风土性、地域性出发进行探索,但是在建筑设计上对地域文化的态度只是简单的直接引用表层形态,而没有应用现代技术重新解释地域性。

  一、地域性建筑文化多元的原因

  地域建筑文化多元发展的原因包括内在的、环境的以及外来力的作用三个方面,我们从民居建筑地域表象形态差异的比较中,发现了民居建筑共性特征的同时存在差异性,这个差异正好与技术要素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这说明地域性技术是导致地域性建筑文化多元的主要原因。

  (一)技术的本质特性引导地域性多元

  在外来技术要素要进入本土建筑系统时,在构建建筑的过程中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构造技术、通风技术、施工工艺等,每一种特定技术都存在不同状态来应对不同的地域环境,比如材料技术,设计者根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经济承受力采用不同材料,进行不同加工处理。如此多途径的结果必定产生多样的状态结果,形成多元发展的文化状态。

  (二)技术发展要素的非同步性

  每一种特定的技术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这期间他们的发展进度不同,就为建筑文化发展的多元提供必然性及可能性。正因为技术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所以它们某一阶段相对活跃就存在可能,这样技术系统的多层次状态为建筑文化发展多元可能性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三)外来技术发展要素影响

  从地域建筑技术文化形成过程来看,在技术要素向建筑形态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外来技术要素的影响。包括主体、客体要素以及转换手多的工艺要素。例如在客体要素方面,外来“新”材料、“新”结构技术等等技术要素的介入,都要通过当地“语境”的筛选,接受那些适应当地环境发展特征的,能够与其它本土要素相匹配的技术要素。

  二、建筑技术文化状态属性

  (一)地域性

  北方的建筑厚重,南方建筑则轻盈灵巧,这体现了地域特征的多元,地域性环境特征产生相应的地域性技术,同时成就地域性建筑文化。技术的地域性特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貌特征就可能存在巨大的区别。如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也同样因为纬度的不同及地貌的变化使相应的建造技术随机而变,这种差异是在共同拥有地域“土”文化特征下存在的差异,所以每一种形态的产生,都与当地的传统环境控制技术相关。

  (1)“就地取材”与地域文化的的特征。由于材料的不同,物理性状的不同,使建筑材料的受力性能、适用方式不同、材料的表面质感和构筑方式的区别也是影响地域建筑文化的一项原因。例如山东西北地区属于平原多生土建材,夯土墙可以拆旧换新无污染,也可以做化肥有很强的蓄热功能,能较好的适应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和早晚温差大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2)建筑环境技术的地理空间设置。这是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而传承来的,因为各地的各个不同方面,使建筑千差万别。以胶东沿海民居为例,村落多依山面海,所以院落大多嵌坡就势,自前向后步步登高,当地生长一种柔韧细长的海草,保温隔热耐腐蚀,曾用它做屋顶冬暖夏凉、浑厚朴实别具鱼村特色。同时,由于物理环境控制技术差异,使聚落文化景观有各自形态特点,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起形成多样的景观文化特征,或随坡就势、层层叠叠,或沉入地下、完全融入环境,或整齐划一、连成排装,或匍匐与大地。都是在技术追随与环境和谐的方式存在。

  (二)突变性

  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当新材料诞生并在建筑中使用前,每一种新型结构技术所产生的文化形态无疑给“传统文化”以巨大冲击,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在建造之初由于它独特的建材、奇异的造型和“正统的”的建筑大相径庭遭到反对,但建造后的埃菲尔铁塔巨大的A型钢筋铁骨不但不觉得笨重,反而觉得优美轻盈,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三)共通性

  建筑技术文化的共通性是指建筑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区域,以相近的建筑技术支持下产生的空间形态的同构现象。回应相近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的相近得空间形态。如我国此为共通性。也是产生建筑形态“趋同”的最初原因。

  三、技术特性对地域建筑文化多元发展的支撑

  时代不是一种模式,历史的演进会赋予各个时期以种种特质,不同形态的建筑代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正是这些富裕个性的形态特征来自于各种建筑技术的作用。

  (一)肌理文化

  建筑的外表面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它是展示建筑材料、垒砌工艺、材料加工的舞台。所有这些技术手段在建筑的外表肌理中都能显现出来,肌理文化可以说是建筑客观要素的合理化的表达,即选择适宜的材料、合理的加工、巧妙的施工,达到完美的结果。相同的材料在施工工匠们熟练程度的差异下、工具的不同、施工工艺的不同会使建筑物呈现出不同的质地感受,表现出不同的表面肌理效果,这种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或温暖冰冷、或明亮灰暗、或坚韧柔软、或粗犷细腻。在建筑实践中,建筑的表面肌理有多种技术表现形式。同种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也会带来工艺性肌理文化。

  材料的选择可以营造不同的文化形象,如乡土肌理:采用红砖、河卵石、片石等等,现代都市肌理:采用水泥抹面、玻璃幕墙、抛光花岗岩饰面等等,同时工艺也有地域性、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工艺所产生的肌理文化也不会相同。

  (二)空间形态文化

  材料技术的作用对建筑空间形态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砖的使用,在其作为承重材料的时候,只能建造低矮的建筑,它可以利用拱的构造方式增大跨度,从而改变建筑形态。材料对环境的适应影响建筑的空间形态,如在围护结构上,木材料的使用要求屋檐“深远”以保护墙体不受雨水侵蚀。

  (三)景观文化

  在《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一书中定义:“文化景观是由各种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构成的,它是对某一地区的特征景观集合的文化表现。”材料技术对建筑单体的空间形态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我国处于北半球,为适应常年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的主导风向,我国的古建筑不仅环境上要求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略微敞开。同时为了避免寒风,建筑朝向也要选择坐北朝南,如此形成的聚落景观文化呈现一定的相似肌理。

  此外一些防火技术、防御自然灾害的技术也影响到建筑形态文化,如中国福建的客家土楼,还有中国自古修建的大小防御设施。例如华南地区建筑多以木材为主,同时建筑布置较密集,失火易蔓延,于是风火墙普遍出现在每一座民居建筑的山墙上。这些建筑以群体的形式出现时,上部的空间形态就勾勒出独有的天际线,成为当地特色景观文化。

  四、小结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意:君子讲求事物各方面的和谐而不盲目附和。在地域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同样的道理,那就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绝不是一种模式的不断拷贝,而是趋“大同”而存“小异”即保持大的地域特征,同时存在小的个性差异。总之,建筑文化的内在本质——是建筑技术内在合理的逻辑,建筑技术是建筑文化的核心,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符合、顺应技术的进步才是建筑文化健康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9.

  [2]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4]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6.

  [5][日]茶谷正洋.中国大陆建筑纪行.丸善株式会社,199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