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新探(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4 19: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晨艳
分享到:

 

  它的景观体系建设结合“山环水绕,绿道相通,城园相映,山、水、园、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绿地水系,对现状“青山、秀水、田园、古城”的总体景观特征进行进一步提升,形成松阳中心城区“南新、北致、中古、西绿、东秀”的城市景观特色主题,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山水、延续历史风貌、展示古城新颜。其空间景观特色框架为“一心一点、四区六园、一带一轴多通廊”。

  “一心”指一个城市核心景观区。包含老城区片的现状县行政中心、古城、西屏山公园和市民广场,以及水南区片的独山公园和周边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娱体育、旅游服务等城市级公共设施共同形成城市公共服务核心景观区。“一点”指结合铁路火车站形成的站前区公共设施节点景观区。“四片”指老城区景观风貌片、水南景观风貌片、工业区景观风貌区、风景区景观风貌片。“六园”指独山公园、西屏山公园、云岩山公园、城北公园、龙湖公园和江滨公园等城市级公园,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一带”指沿松阴溪两侧加强滨水绿化、小品设施的建设,局部重要地段规划设置滨水公园绿地,并布置亲水平台,使其成为贯穿中心城区的特色滨水景观带。“多轴”指沿松阴溪支流形成生态绿化景观轴线,同时结合中心城区的主要干道和商业街形成具有不同景观风貌特点的道路景观轴线。以松阴溪为轴带,竹溪源、东坞源、加胡坑、茅溪坑、五都源、黄坑源等水系发散开来,同时对白龙圳、青龙圳两条古堰渠加以改造和利用,并利用竹溪源边的现有渠道开发通至水南区片中心区块的景观水系,重点塑造滨水景观,营造滨水活动,以水系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并渗入住区内部,使滨水空间成为城市价值高地。“多通廊”指独山与西屏山、云岩山、延庆寺塔等至高点相互之间控制的视线通廊。

  在景观风貌控制方面必须从整体性出发。从观视廊控制,主要界面与节点的控制,建筑控制引导,这三大方面入手。保持城市视觉形象的连续性,体现城市应有的景观风貌价值。

  最终形成松阳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既突出原生环境特征,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要素,创造“依山、亲水、融园”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重视古城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展现历史人文,塑造具有浓厚地方气息的城市空间环境;通过宏观层面的景观风貌的控制引导,形成重点突出、层次丰富、多样有序的城市空间形象。

  五.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策略

  1.生态建设

  小城镇生态景观的营造上,不能光靠绿化种草来实现,在营造过程中,还应当做到对乔灌草花藤等进行科学的搭配,例如对针阔叶进行混交种植,对于树种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具备的“五性”,即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及其观赏性。在这种情形下,形成多品种、多样性的选择,并且实现多层次性。2.自然灾害预防

  小城镇建设当中,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自然灾害因素对于城镇建设的影响作用。从而在建设初期避免由于选址的不当造成的自然灾害困扰。要避免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建设城镇。

  六.结束语

  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的营造中应从多方面着手,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把自身所具备的人文景观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其景观营造还要从环境污染治理上着手,走“大中小微”相结合的路子。总的来说生态型小城镇的景观体系建设在当下是刻不容缓的,但也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种弹性建设,它包含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也最为体现一座城市的“灵魂”与“节气”。

  参考文献:

  [1]王天禹.尹鸿玉《浅议生态林业城镇建设》林业科技情报.2012.09

  [2]李维哲《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创造》乡镇经济2011.06.

  [3]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