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4 19: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亮
分享到:

 

  3设计策略

  针对在设计的时候的影响要素,我制定了以下这几种策略。

  3.1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减少梁距和柱距。

  3.1.1 减小梁距。在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框架中梁的数量,这样做不仅仅可以降低框架因为超重荷造成的变形,也可以增加柱子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抵抗结构体系下的总力矩。

  3.1.2 减小柱距。建筑框架是由柱和梁构成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柱的数量,增加柱的支撑力,防止因为力量过大而造成的变形,保证建筑物的外观美感,并且通过减小柱距能提高整个结构体系的刚度。

  3.2 采用双重的结构体系。

  我们可以采用弯—减的双重结构体系。弯—减就是弯曲型和剪切型这两种的不同的变形性质完成一个结构系统。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结构系统之间的结合和协助工作,可以减小楼顶位移和整个楼层上下之间的位移。

  3.2.1 框---墙体系。在外力的作用下,单一的框架结构很容易变形,并且它也是典型的剪切变形,在它的上部移动就会较小,其下部就会移动很大。同时单独的剪力墙变形是上部的移动较大、下部的移动较小。在我们采用和墙—减的综合结构之后,就可以将每个楼层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使得框架和剪力墙能够同时载重,这样就可以保证框架和剪力墙的变形能够一样,提高建筑物的载荷力。

  3.2.2 框—撑体系。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框架和支撑体系,达到最后的支撑效果,也就是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变形。

  3.2.3 最后一种体系就是筒中简。筒中间的构成与上面两种体系类似,但是在建筑时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3.3设计要符合抗侧力的科学的结构体系。

  在我们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保证建筑中结构抗侧力体系各个组件可以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而在对复杂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要建建筑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得出这些抗侧力结构对建筑的贡献度。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些抗侧力结构进行科学的评判。

  3.4 合理设置刚臂。

  对于建筑平面是方形结构的大楼来说,一般都是采用芯筒--框架体系,这样建筑物的大部分力量都是由芯筒承担,也就是说整个建筑物是否变形是由芯筒的变形程度决定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芯筒的变形是以弯曲为主的。并且由于芯筒的尺寸还是由建筑物的竖向服务面积需所决定,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芯筒的高度要比宽度大很大。为了能够做到建筑物的侧移减小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在复杂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物每隔十米就布置一个设备层,并且在这些设备层里添加桁架,以此来形成刚臂。这样做就可以使筒芯与框架构成一体,同时也可以使得框架结构中的外柱也可以参与进行,增加抗弯的力量,有效的抑制了筒芯的每个截面的倾斜并且这种效果在顶部的表现最为明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复杂高层和超高层的设计中,能够对整个设计有最大影响的就是结构设计,尤其是在满足高层的外观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其功能需求。也就是说在设计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也要结合建筑混凝土的要求,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在建筑材料上的选择。还有,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交通情况和一些其他的建筑物等等,确保在施工的时候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框架,保证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向东.深圳市供电局复杂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3)

  [2] 戴征志.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0(15)

  [3] 李国胜.多高层建筑转换结构设计要点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O.

  [4] 黄卓,魏厚波,张涛.现代国际复杂超限高层结构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8)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规程》(JGJ3-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OLO)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