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有关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1 14:5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江琦雄
分享到: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渐热衷于追求住宅生态化,而生态建筑需要应用多样化的设计理论,包括:生态学、建筑学、各种和建筑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等,并参照环境、能源及技术等因素系统化对住宅建筑的内外环境做出设计和评价,进而保障住宅建筑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住宅设计;生态建筑理论;运用

  一、前言

  生态建筑住宅也被称为健康住宅,人的健康具体体现在身体、精神及社会等方面上具有良好状态。而“健康住宅”的含义是指人的健康将被作为住宅的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住宅卫生、绿化、外部景观、噪音控制、建筑与装饰用材、空气质量等建设标准。生态住宅是指住宅所在区域的整体布局、单个建筑空间组合、环境绿化、配套生活设施等必须将提升人的生活环境质量及生命质量等作为根本要求与目标。

  二、生态化住宅设计理念的意义

  城市在经历工业革命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区域也存在着交通堵塞、噪音污染、垃圾堆积及污水肆虐等问题。而住宅建筑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如建材污染、热能散发、热岛效应、水分流失、噪音污染、生态污染、空间挤压及景观单调等,这些长期存在的负效应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而住宅建筑的布置格局若不合理,将会加重人们的压抑感,甚至导致人们不能正常生活。日渐恶化的生态,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与解决。

  三、建筑住宅生态设计的几个原则

  (一)努力做到与地球环境相协调

  生态住宅应坐落于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自然能源方便应用的地方,并将其作为主要能源。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建材应选择“绿色”,尽量使用无毒、污染少、年限久、能够再生的建筑材料。生态住宅所采取的设计应使用智能系统控制资源与自然动力,一旦能量聚集充足,就可进行用水与采光等操作。

  (二)设计应重视精神层面的舒适度

  住宅建筑的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契合,并迎合周边建筑的风格及建材种类。在设计前应与各个层次的都做好沟通工作,将个人看法与群体智慧有机融合起来,进而建设出具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在形式上和比例上尽量追求协调,按照“美者优先”的原则,为住宅创造优美、适宜的环境。重视对建材自然色的应用,利用其特有的色彩与纹理塑造出极具特色的色彩意境。

  (三)设计中重视体系的健康性

  为住宅创造一个可以创造一个允许其“呼吸”的环境,将建筑的温控、湿控、气控、环境等交由自然材料完成。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到输电线路所产生的有害电磁辐射、地球自然产生的有害辐射等,并尽量规避这些辐射,同时也要防止对有益宇宙辐射及地球辐射的阻隔。

  四、生态设计在住宅设计中的体现

  (一)提升门窗性能

  住宅建筑产生最大能耗的部位是外门窗,其能耗占据整个住宅能耗大部分。因此在确保空气流通、光照、观景及采光的基础上,应将外门窗面积尽量控制在最小,以降低冷风渗入量,增强外门窗的密封度,增强其自身的保温效果,降低其热量传导量。比较常见的节能措施包括:

  1.降低住宅窗墙比。

  2.增强外窗的密封度,降低冷空气渗入量。

  3.增强住宅外门窗的保温效果。

  4.为住宅留有“温度阻尼区”。

  (二)充分应用太阳能

  我们正处在资源紧缺的年代,节能非常关键。太阳能作为随处可取、用之不竭、无污染的能源,可以为住宅建筑提供大量能源。住宅建筑使用太阳能需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因此必须结合建筑特点使太阳能装置和建筑实现相得益彰。太阳能在住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代替人工光源,减少照明用电;2,为住宅提供热水,减少小区供热耗能;3,为住宅提供电能,降低供电所耗能源。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