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融入(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5 14: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贾文竹等
分享到:

 



  4. 室内空间设计?

  与外部设计一样,生态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尽量绿色化,成为室外景观的延伸,将室内、室外的环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以美的感受。在室内空间的绿化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

  通过对室内空间的合理设计,使建筑的室内外得以融合,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建筑理论。如在大厅顶上设置一个可开启的屋顶,由房屋的计算机系统撑控,根据四季变化,调节室内的温度,将室内外连成一体。而卧室的可开启式屋顶,则可以让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在休憩时观赏到天上的星星与月亮,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睡去。外墙面用玻璃材料或直接开放式的设计,一方面能使室内得到更多的光照与新鲜空气,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室内空间得有一种延伸感。?

  (2)室内外景观的融合。

  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进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

  (3)室内装饰生态化。

  室内装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建筑生态观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体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如在合适的位置摆上一盆花,或是放一个鱼缸在案台上,就会让人感觉身处大自然的包围。?

  (4)建筑设计低碳节能。

  在布置建筑格局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比如:限制建筑的高度,运用简单的形势对设计结构,尽可能的利用建筑的空间,更好地体现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或者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日常的卫生用具可以设置成节水型的,广泛的使用水循环,此外,还可以运用沼气等比较新的能源,把生活中的废液转变成有效的能源来加以利用,“变废为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还能够使新能源的到开发和利用。?

  (5)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

  5.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有助于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如以绿色植栽代替分隔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活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地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曹怡顾明娅.浅谈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筑,2013,06:19.?

  [2]黄秋艳.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门窗,2013,10:186.?

  [3]王宝荣.浅谈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7:190~191.?

  [4]黄珺.建筑设计的追随——浅谈适用、经济、美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5,03:25~30.?

  [5]张春梅.浅谈生态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06-26-34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