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建筑垃圾在工程中的再利用(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30 23:4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丽华
分享到:

 

  行业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

  首先可直接利用的材料一类,由于此部分建筑材料还可再次进行利用,称之为建筑余料,排除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此部分材料包括废钢筋、废电线、废竹木料、废旧板材等,废钢筋、废电线可以从新回炉,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料和板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日本做法),也可作为热电厂发电原料(美国做法)。

  但是很多时候以上两类建筑垃圾经常与其他建筑垃圾掺杂在一起,比如钢筋混凝土块等,这样我们处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粉碎,然后进行分拣归类。

  再次就是我们过去称之为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它包括砖、石、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废料,这些废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再生利用。

  3.1 如果此部分废料不存在掺杂有毒有害物质,我们可以作为回填材料代替部分级配砂石、土方回填基础;如果掺杂了有毒有害物质,我们需要经过中和、融解等措施处理后再使用。

  3.2 可经粉碎后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上海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后,将废渣碎块粉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经检验砂浆强度极高,足够满足建筑要求。

  3.3 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还可替代混凝土制作材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回收利用,经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当采用建筑垃圾中的过筛砼碎块替代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的比例在0-40%之间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仅没有降低,甚至在砼碎块的掺入率在20%左右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而且由于砼块较碎石或者卵石的空隙率大、吸水率高、表面粗糙、外表面积大等特性,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砼块的表观密度较碎石和卵石要低。这样有益于减轻混凝土的自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3.4 将此部分废料粉碎后制作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真正的做到变废为宝。

  3.5 现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均有成熟技术和机械将废沥青混凝土处理回收继续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率可达到100%。

  常言道:“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传统观念中认为建筑垃圾是一种无法再重新利用的废物是不科学的。建筑垃圾并不只是一种“垃圾”,还是一种“资源”。对建筑垃圾简单不合理的处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资源的浪费,这与现今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相违背的。由此,“建筑垃圾资源化”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其核心就是将过去传统的做法,即“使用→废弃”,转变为可持续的“使用→资源化处理→再利用”。最终目的在于将建筑垃圾这种被人们遗弃的“垃圾”转变成为一种可以使用的“资源”,减小环境负荷,提高资源的实际使用寿命。目前国际通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做法基本都可以归纳为:首先,收集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处理,可以直接再利用的资源,如钢筋、木材等直接回收备用;对不可直接再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进行资源化处理的主体为废弃的砖石、混凝土块体,同时包含少量可以直接再利用的材料和其他杂质;这样就能获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初级产品——再生砂石骨料,之后可以直接使用或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其他再生产品后备用。

  4.结语

  通过重新正确地认识建筑垃圾—这种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处理后实现再利用的“新资源”,并对已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配制,在减少对资源的索取、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