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探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4 16: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郑艳强
分享到:

 

  对建筑物沉降检测仪器的选择,需要经过有关的计量部门进行检测和批准,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在进行沉降观测工作的时候,必须遵守其相关的工作原则,例如:使用的检测仪器要稳定、工作人员的在观测的过程中要细心、观测的条件要基本保持一致、需要固定观测的路线和方法等等。此外,工作人员的观测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以保证每次复测以首次观测的结果相一致,进而达到沉降数据真实性的效果。

  2.4定期对建筑物沉降进行观察

  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观测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规律。对建筑物沉降的观测时间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在第一次进行观测的时候,观测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观测,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观测,则会得不到其原始的数据,进而影响到了接下来的观测工作。在沙土类的建筑物中,该类型的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已经实现了大部分的沉降;在粘土类的建筑物上,在施工期间这类建筑物的沉降只完成了一部分,所以这类建筑物的沉降周期是变化不定的,需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观测。一般来说,在建筑物的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的频率较大,一般在施工的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对建筑物沉降进行观测,实际的观测周期需要按照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若施工停止,在重新开工建设的时候需要再一次的进行观测,主要观测的目的是检验在停工的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周期是否出现了变化。建筑物竣工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对建筑物沉降的观测频率。一般可以分成一个月观测一次、两个月观测一次或者是半年检测一次不等。到建筑物沉降处于稳定的状态之后,方可逐步停止观测。在最后三个周期的沉降观测时,建筑物的沉降没有大于2倍的测量误差,观测人员即可以判断建筑物沉降处于稳定的状态。此外,如果建筑物沉降的速度在0.01mm~0.04mm之间也可以认为建筑物沉降处于稳定的状态。

  2.5做好对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工作

  观测人员在观测工作结束之后,首先需要绘制好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图纸,并且对每一次的沉降做好记录。首先,观测人员需要在沉降观测图纸中标注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并且依次注明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还要注明观测点所使用的材料和埋入墙体的深度等等。第二,建筑物沉降观测表应该使用统一的表格模式,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反复的检验和严格的审核才能够进行记录,记录完成之后不能够进行随意的更改。第三,在观测的过程中,观测人员要注意,建筑物的沉降差以及沉降量的倾斜不能够大于建筑物地基实际允许的变形值。

  3结论

  在大型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建筑物的沉降还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情况,施工单位就需要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实时的观测,并且建立与其相应的数据档案。如果建筑物的沉降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施工单位就应该上报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只有通过以上的工作方式,才能够进一步强化我国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为我国大型的建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章树.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问题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0,29(5).

  [2]葛青茹.我国建筑物沉降观测问题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毕学芳.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9).

  [4]朱新亮.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