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思考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4 11: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赵凯军
分享到:

 

  摘 要 中国的水资源总体上来说比较丰富,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多,所以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就比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居住区的用水量特别大。居民区的排水量较大而杂用水量也较大,依据这个特征设计中水系统并加以有效的利用,来平衡排水和杂用水二者的关系,居住区的用水量大约可以减少三到四成,排水量大约可以减少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这样就能够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居住区的水资源,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非常大,值得努力推广。

  关键词 建筑中水;回收利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44-02

  0 引言

  我国土地辽阔,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我国人口多,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就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加上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工业主要以制造业主,所以我国的工业用水量特别大。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区面积的增加,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水价因用水量的提高和水资源的短缺而上涨,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当前形式下,怎样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1 建筑中水的水源和用途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建筑业蓬勃发展,那么,建筑用水量也跟着节节攀升,所以要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在建筑中就必须全面开展节水工作,减少建筑污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的污染程度,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重中之重就是对各种水资源的利用、净化、排放进行统筹考虑,把建筑水循环系统完整的建立起来。

  把建筑物分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这是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建筑物用水分为室内用水和室外用水,依据使用途径来分,又可分为生活方面的用水、生产方面的用水和其他用水,而其它用水主要包括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街道浇洒用水、供暖循环水等。虽然这些用水的水量特别大,但是对水质的要求却不高。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将水资源分为多个级别,根据对水质要求的不同可以将不同级别的水资源分类利用,或者把部分水资源进行回收处理,然后用在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上面,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实现中水利用的最大目标。

  依据应用范围,可以将中水系统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区域中水系统和城市中水系统,其水源构成有以下几种:1)卫生间排水、公共浴室的排水;2)洗刷用水;3)降雨;4)家庭厨房用水;5)冲厕排水;6)游泳池排水;7)冷凝水。因为这些水的水质在下水和上水中间,所以被叫做中水。建筑水资源循环系统就是对这部分中水进行回收和利用,实现减少上水用量和下水排量的目的。

  2 建筑中水利用的优势和可行性

  建筑中水是指把生活污水和废水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变化为能够符合某种要求的水质标准,并且能够多次使用的不用来饮用的杂用水。把这些污水、废水就地加以回收利用,就不用建设长距离的输水管网,减少了这项费用。另外,对这些废水、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其规模小,处理起来方便灵活,只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排水量。

  依据水质情况可以把建筑中水分为三种,即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排水。约为水量四成的生活用水的水质基本达到优质杂排水的指标,因而可以把这些排水作为一个中水系统的回收水源加以利用,从而满足对厕所的冲刷与对绿化建设的需要,而这些用水又大约是住宅用水的三成之多,因而,可以这样认为,若利用好了中水循环系统,则可以将污水降低三成之多,自然,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3 中水的处理流程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