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及其热工性能分析
摘要:对框架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并对该体系及其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用Fluent软件建立三维稳态传热模型,对梁、柱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与普通框架结构体系相比节能59%,梁、柱部分的热流量降低了79%,有效消除了梁、柱处的热桥影响,节能保温效果显著.因该体系大幅度减少结构冷热桥的出现,保证新型墙材的大面积使用,并且无须再做外墙内、外保温,避免了这些技术的诸多弊病,是一种更适合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要求的新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保温;节能;带双梁的框架结构;热桥;热工性能;传热量
中图分类号:TU111.41文献标识码:A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框架结构、异形柱结构、剪力墙结构房屋中,框架梁、框架柱、异形柱、剪力墙均构成房屋结构冷热桥.以框架结构为例,特别在中高层建筑中,框架柱、梁的尺寸较大,导致结构冷热桥大面积存在,新型自保温墙材在建筑中的实际使用量很少.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外墙保温技术有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芯墙体.内保温由于保温层做在墙体内部,减少了商品房的使用面积,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可能产生内墙体发霉和结露等现象.外保温技术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施工困难、成本较高、易脱落、渗漏,使用寿命较短、维修困难、节能投资成本较高且影响外墙装饰装修等,甚至有引发火灾的危险;夹芯墙体则易产生热桥、施工相对困难、墙面裂缝不易控制、抗震性能较差.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墙体技术改革,工信部发布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0%,新型墙材占墙材比重从2010年的55%提高到2015年的65%.市场和国家政策都为新型建筑材料及其节能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自隔热保温墙体材料[1-6]和建筑真空玻璃[7-8]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工艺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及其体系[9]向着安全、节能、环保和经济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
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正是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适应建筑市场需求的实用性创新产物,是从建筑结构本身提高热物理性能的系统,是一种更适合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要求的新的结构体系.本文主要对该体系的实现进行论述,并借鉴文献[10]对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分析方法,对该体系与普通框架结构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的实现
1.1技术原理
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是从主体结构(框架结构)中伸出一段挑梁(框架梁)或牛腿,在挑梁或牛腿上搭接钢筋混凝土外叶梁(类似主梁和次梁的搭接),再在外叶梁和框架梁以及挑梁或牛腿上砌筑新型自保温墙材,墙体通过拉结筋与柱子连接,使得其平面外受力性能与普通填充墙一样.为了使结构立面平整,柱外围的墙体厚度要比梁上的墙体厚度小.外叶梁与框架梁共同承担墙体荷载,形成双梁,中间以保温隔热材料填充,隔断其带状冷热桥,其协同工作性能将在另文中讨论.由于保温材料填充在两根梁之间,与外界完全隔开,因此其耐久性很好,保温系统能达到与建筑物同寿命,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新型自保温墙材砌筑而成的墙体把框架柱与外界隔开,其传热系数也大为降低.这样结构冷热桥只剩下挑梁或牛腿的断面部分,形成小面积的点状分布的冷热桥,见图1.为防止外叶梁挠度过大,结构内的次梁也可以从主体结构(框架结构)中伸出一段与外叶梁搭接,减小外叶梁的跨度.
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能大幅度减少结构冷热桥的出现,保证新型自保温墙材的大面积使用,并且无须再做外墙内、外保温,避免了这些技术的诸多弊病,可促进自保温隔热系统的真正实现.新型自保温墙材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陶粒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1.2点状冷热桥的处理
带双梁的框架结构节能体系中,梁、柱形成的网状冷热桥消失,只在挑梁或牛腿部分断面存在点状的冷热桥.由于各地保温要求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保温措施,且点状冷热桥的面积很小,只需在点状断面使用保温砂浆便能达到消除冷热桥的效果,既不影响墙体的装饰装修,也节约建材,经济适用.
2梁、柱节能分析
2.1数学模型
软件模拟计算时,室内外空气温度是确定的,为方便计算和比较,定义墙体两侧均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即取墙体壁面温度恒定计算.在计算时取外墙梁、柱交接处的一个典型单元,单元的四周边界看作绝热边界条件.
2.2基本计算参数
由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本文取冬季采暖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分布情况,根据定义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取墙体内表面温度为18℃,取墙体外表面温度为0℃.
普通框架梁、双梁(外叶梁和框架梁)、普通框架柱和带双梁的框架柱的水平剖面图如图2~图5所示.以梁、柱面积比为30%为例,忽略图1中位于室内的框架梁,取外墙梁、柱交接部位及其填充墙为一个单元,以梁、柱的中心轴为坐标轴分别往上下、左右延伸2500mm和1250mm,则单元的面积为5000mm×2500mm,框架梁及外叶梁高取500mm,跨度为5000mm,柱宽取500mm,高度为2500mm,其他具体尺寸如图2~图5所示,单元示意图如图6所示.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见表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