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议电子秤抗干扰能力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14 13: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明江
分享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衡器得到广泛使用,为了降低电子衡器的干扰,提高其测量精度,本文通过阐述电子衡器的类型和相应的抑制技术,并对接地类型和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提高电子称的抗干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干扰接地方式电子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电子产品,进而推动了电子衡器的广泛使用。当前,我市区的电子衡器在数量方面达到上百台,这些电子衡器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异常现象频繁发生,其中电子衡器的质量问题成为主流。在质量问题中,不能忽视因干扰和接地引发电子衡器异常,因为这些异常导致电子元件因雷击出现损坏,显示数值因接地不良出现漂移等,甚至会损坏设备。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干扰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1干扰分类

  1.1电源

  对于电源干扰,通常情况下是以浪涌的形式出现,例如,在雷电的影响下,导致电源线上出现感应电荷等,进而烧断保险丝、破坏打印电路板,以及损坏桥式整流器等。借助完整的接地系统能够对电源的干扰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接地系统正常,那么因接地故障造成的损失将大大降低,此类故障受到接地系统的抑制和消除。

  1.2交流电

  在交流电的干扰下,会损坏元器件和微处理机。一般情况下,对于交流电源,其电压往往小于0.2V,同时在接地桩连接接地线。解决交流电干扰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接地处理,或使用具有滤波作用的稳压源。

  1.3感应

  感应干扰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电感破坏了磁场。这种干扰通常以尖的高电压的形式出现,该电压与原电压相比,其电压要高出许多,这种电压能引发各种故障,也会对设备造成永久性的损坏。通常情况下,这种电压主要表现为: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和电磁场辐射。干扰电路的形式主要是共模形式。解决电场耦合干扰的主要措施是进行屏蔽处理。对电场耦合干扰进行屏蔽过程中,不能将导线的屏蔽层作为地线来使用。这是因为在地环电流的影响下,将会在屏蔽层形成磁场,对被屏蔽的导线造成干扰。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将屏蔽层单点接地处理,任选一端进行接地。通过采用屏蔽干扰源的方式抑制磁场的干扰,受生产工艺的影响和制约,它们都通过导磁材料进行了屏蔽。

  1.4无线电频率

  在无线电频率的影响下,电子称的显示会出现读数不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接地设备,查看接地导线的长度,核实接地导线的屏蔽性,以及检查滤波器是否正常工作。

  1.5静电

  静电造成的干扰与射频造成的干扰相比,其破坏性更强。当电子衡器设备受潮时,便会出现比较常见静电干扰。传感器及敏感组件通常情况下会受到静电干扰的影响,遭到破坏,进而关闭设备,显示出现混乱。通常采用设备接地,信号线屏蔽等措施克服这种干扰。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各种干扰进行抑制,最好的措施就是进行接地处理,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对接地技术进行熟悉和了解。通常情况下,将电器的回路或者电气设备等借助导线与大地,或与大地具有同等作用的导体进行相连,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接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其作用:①通过降低设备与附近物体的阻抗,提高人身的安全系数。②营造了一条低阻抗通路,使接地故障电流能够顺利返回电源,进而导致熔断器或断路器动作,提高其安全性。③形成低阻抗的通路,控制雷电感应电流的危险性。④为了避免产生电火花或电弧,进而为静电电荷提供对地泄放通路。对于接地抗干扰技术,一方面防止形成地环电流,另一方面降低地线阻抗耦合干扰的影响。

  2接地类型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所谓接地就是借助导线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面之间连接成一条低阻的通路。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接地涉及大地和系统基准地两种。对电子设备进行接地处理时,通常将大地的电位设为零,其基准是地球电位,将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者电路的基准点,通过使用导线与大地连接在一起。因为大地的电容比较大,以此其电势为零。处理弱电系统中的接地问题时,并不是真正地与地球进行相连。通过导线将电子设备借助地线与大地相连,当电流通过参考电位时,其电压为0V。常用的接地方式主要包括: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