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激励策略的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27 13: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婷婷等
分享到:

 

  摘要:本文以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个体需求,探索适合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从而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科研潜能,稳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科研团队;研究生;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03-02

  一、引言

  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高校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培养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将研究生的培养融入到科研团队中,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新的模式。在这一模式指导下,研究生直接参与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既培养了其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虽然很多高校认识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作为科研团队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生的合理性要求若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到其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科研团队的科研氛围。要想使作为高校最具活力、最为活跃的科技创新生力军的研究生群体科研潜能发挥到最大化,必须重视科研团队各方面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本文正基于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积极探索激发研究生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宽自身发展空间,谋求自我成长的相关策略[1][5]。

  二、科研团队中研究生需求分析及科研激励的意义

  1.研究生需求分析。高校研究生,特别是高年级研究生,是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优秀的科研团队能为研究生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将研究生的培养融入到科研团队中,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新的模式。而在另一方面,研究生群体在科研团队中,相对其他成员来说,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具有思想成熟、责任感强、家庭情况多样、知识层次较高、分析和看待事物较为理智、追求较高自我价值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研究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他们更为成熟稳重,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2]。

  2.科研团队激励的意义。(1)科研团队激励可以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研究生作为科研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与团队本身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系统。研究生的年龄结构、家庭情况、知识结构上的特点,又决定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体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和热衷于科研工作中的挑战性。有效的激励可以让研究生充满对科研的热情,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钻研自己的课题。巨大的内在动力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在学习和科研中,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表现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这种前进的源动力还可以帮助研究生保持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情经久不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对人的激励问题进行过实验,他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3]。(2)科研团队激励可以增强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研究生直接参与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这一模式突破了导师单独指导的缺陷,形成了在导师负责制下的集体指导。研究生直接参与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研究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生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性,又要与大家相互合作,协同工作,这是对研究生本人知识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极大挑战,迎合了研究生的高层次需要,故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团队作战,研究生进入科研团队,既培养了其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其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也为优秀的领军式的人物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3)科研团队激励可以增强高校研究生的自我认知,提升其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适用于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激励策略

  1.物质性激励。物质性激励的内容包括基本的生活补助和奖学金等。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生活补助是研究生的最低需要。物质激励评价指标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满足情况。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和参与科研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成有正激励,如发放补贴、奖学金申请等;负激励,如惩罚等。对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生,这些外在的手段构成了研究生到团队工作的最基本动机。

  2.工作设计激励。对研究生的工作设计激励主要指增强工作的挑战性。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当研究生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老师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上去。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工作内容可减少研究生的枯燥感,促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增强。在完成上述过程中,有机会获得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实施任务组合,把现有零碎的任务结合起来,构成自然性的工作单元,增加技能的多样性和任务的完整性,使研究生能从未完成的工作,从而看到工作的成果、意义和重要性。

  3.榜样激励。团队中的每位研究生都有学习性,每一位优秀的老师和每一位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为大家树立榜样,特别是老师个人魅力的影响作用非常大。由于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经验,这就需要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励自己前进。很多团队的老师们更是以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个人魅力这一点。研究生可以他们为榜样,通过学校举办的座谈会、交流会等渠道了解他们平日里如何进行科研工作,如何发表高水平文章。学院的重量级老师以及年轻有为的老师对研究生群体产生的榜样激励作用是巨大的、隐性的。那么作为科研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一面旗帜[4]。

  4.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激励。研究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一定的困惑。科研团队的老师们应帮助研究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充分了解研究生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愿,应使他们目前的工作与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帮助研究生了解自己性格、了解专业、了解自己的潜能、了解自己的心态;帮助研究生了解团队的发展目标、团队的优势、未来的前景、为他们提供的机会;使其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最新的研究方向、是与研究生未来的规划合理结合等等。同时研究生群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进行合理设计,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防止消极后果的出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要求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配合。科研团队要根据不同的职业规划的设计灵活地设计对研究生不同的培养计划,在提高团队的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

  四、总结

  本文从高校的科研团队和研究生的实际出发,阐述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个体需求和对其进行激励的意义,探讨高校科研团队对研究生群体采取激励策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章从科研角度出发,以科研团队为平台,以研究生的个体需求为切入点,探索适合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以期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为高校最具活力、最为活跃的科技创新生力军的研究生群体的科研潜能,稳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偊,许亚男,等.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24-25.

  [2]李东平,刘敏.激励机制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9,(6):138.

  [3]赵于前,李香花,杨艳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54-255.

  [4]伊廷华,张潇予,李宏男.完善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及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2,4(4):55-57.

  [5]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