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换相失败对暂态功率的影响分析及对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4 15: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邱明玮等
分享到:

 

  二、解决措施

  针对在高压直流输电中的功率倒向问题,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解决措施。但大部分解决措施都是采取闭锁纵联方向保护,只是闭锁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但由于故障波形的畸变、保护通道的延时与展宽等原因,保护发生误动的概率仍然很大。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对两端电流量进行比较,根据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来区别是否为区内故障。当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无论是否发生换相失败,非故障相流过的电流仍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端电流的和为零;对于故障线路而言,即使发生换相失败,此时故障线路两侧电流差异仍然较大,两端电流的和较非故障线路大得多。电流差动保护从原理上就避开了换相失败的影响,因此建议在与直流系统紧密联系的交流系统中采用原理较为成熟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三、仿真分析

  在国际大电网会议(G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基础上,添加了一条交流输电线路T,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为12脉动换流器,电压等级为500kV,输送容量为1000MW。假设在0.5s时线路T中点处发生了A相接地短路,过渡电阻为5Ω,此时关断角γ最小可以达到0°,因此换相失败发生。线路T的正序参数为:;;负序参数为:;零序参数为:,线路全长为100kM。定义换流母线处为M侧,交流系统侧为N侧。

  图3、图4分别表示的是M侧、N侧的有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由图3可知,换相失败发生后,A相有一小段时间功率发生了功率倒向,而C相有一大段时间发生了功率倒向的问题。同样由图4可知,N侧除了B相未发生功率倒向外,A、C两相都发生了功率倒向的问题。

  由于A、C两相都发生了功率倒向的问题,保护可能判为A、C两相为正常相,而B相为故障相。根据自动重合闸的原理,此时仅需跳开B相再重合即可,这就造成了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因此,换相失败期间产生的功率倒向问题可能会造成故障相拒动,而非故障相误动的发生。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换相失败对功率方向的影响是基于单回线而言的,与传统的功率倒向问题不同。通过分析发现,换相失败期间,由于功率倒向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故障相拒动而非故障相误动的发生。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从保护原理上不受换相失败的影响,因此建议与直流系统紧密联系的交流系统中采用原理较为成熟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强,蔡泽祥,刘为雄,等.交直流互联电网暂态功率倒向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7):35-38.

  [2]杨光亮,郃能灵,郑晓东等.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功率倒向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5):22-27.

  [3]李晓华,蔡泽祥,黄明辉,等.交直流电网故障暂态功率倒向解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0):61-66.

  [4]徐政.交直流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朱声石.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36-243.

  [6]鲁德锋,毛为民,冼伟雄.直流换流站换流失败引起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电力设备,2006,7(1)54-56.

  [7]陈久林,陈建民,张量,等.功率倒向对平行双回线纵联保护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2):105-107.

  [8]刘之尧,唐卓尧,张文峰,等.直流换相失败引起继电保护误动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9):104-10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