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信息时代下,公众的信息需求与日俱增,要想缓解这一形势,必然离不开信息通信工程,而传输技术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应予以优先发展,唯有如此,通信系统方能更为安全稳定地服务于现代通信。对此,本文以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作用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其在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输技术;信息通信工程;有效应用
在科技和网络力量的推动下,传输技术得以蓬勃发展,且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之下,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网络传输不仅要安全、高效,也要稳定、经济,故众人逐步将目光转向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此就其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加以重点探讨。
1.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作用
传输技术是信息通信工程的重要构成,其主要依赖于所选信道的传输能力和特性。通过构成完整的传输系统,进而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网络化建设的不断完善,致使单一的传输渠道已难以适应多节点业务的传输要求,传输技术自然而然地成为信息通信工程发展的突破点。具体而言,传输技术的参数变化、各项指标以及要求标准对信息通信工程传输设备等构成部分的改进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传输技术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通信的完整性、高速性和误码率,即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的重要作用[1]。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传输技术就是推动信息通信工程健康发展。
2.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目前,被应用于信息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形式多样,如SDH、WDM、ASON、MSTP等,由于其各有独特的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故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将几种传输技术加以融合,以此实现其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在此就其常见的传输技术和方式加以阐述,希望对其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有所助益。
2.1SDH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SDH即同步数字系统,主要是基于SONET、以光纤传输为对象的新型数字传输网体系,其首先将信号以帧的形式保存下来,然后按照一定的速率经光纤传输至ADM,此时信号会自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借助电缆或DDF借口连接用户端口,完成信息传输过程。因其比特率统一、网管能力极强、自愈保护能力好等优势显著,不仅解决了宽带的瓶颈问题,也促使宽带利用率明显提高,故得以广泛应用。
一是针对骨干线网络;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光缆标志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骨干线网络中的本地传输无论是用于传输网络还是容量均较小,而SDH传输技术可基于标准、统一的光路接口和帧结构数字传输速率,与网管系统实现互通,进而大大提高横向兼容性能,可完全兼容于PDH,以此容纳更多形式的业务信号,如宽带业务、IP业务等,实现网络传输可靠性的提高,此外与其他传输网络相比,应用该技术不仅便于管理维护,也具有较强的升级、拓展性能,且价格实惠,因此在骨干线网络中应用广泛[2]。
二是针对接入网和宽带局域网;就当下而言,SDH在其中的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无论是企业用户的LAN接入方式,还是个人用于接入有线电视、Internet的ASDL、Modem、HFC等方式,均是基于SDH技术完成的,其中ADM接口更为灵活,可满足不同用户对宽带接入的实际需求;此外以SHD为核心的MSTP技术因同时涵盖了MPLS、ATM、RPR、以太网等技术,故可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为其营造可传送多业务的服务平台,故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是针对长途干线网络;虽然SDH技术性能优越,但对于MSN距离很长的长途干线传输网而言,SDH的反射、色度色散等均难以满足更高的网络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容量扩充成本,而在SDH中融合WDM技术,即将带有新波长的信号加入其中,彰显其强大的远距离、大容量传输能力,以此提高光纤利用率,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2ASON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ASON即自动交换光网络,其是当下信息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研究热点,因其以智能化技术为依托将交换、连接光网络变为现实,可以说其不仅具有SDH技术的自愈保护功能,而且拥有WDM技术的大容量,以及IP技术的灵活便捷性,故可扩展性和高弹性优势突出,会逐渐成为传输技术的主流。
ASON技术被纳入网络传输管理层后,其功能也出现在相应的控制层面,因此可以借助分布式控制,发挥动态连接、流量工程、业务恢复等功能,这也是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关键所在。如受EDFA日益成熟和商业化的影响,融合ASON技术与WDM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如此一来,ASON的敏捷性、智能交换光网络,SDH的保护功能,WDM的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优势等均可得到充分发挥,以此自动搜索业务、发现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保障网络信息传输顺利、畅通、高效,促使信息传输网络功能更为强大、齐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其与电信网络的融合问题,以便使其为宽带局域网、长途干线网、本地传输网提供更优质、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3]。
如大部分地区形成的MESH网络格局,为ASON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必要的物理平台,对此吉林省就其通信网规划作了新的部署,并顺利开展了将ASON技术应用于长春本地网核心层的工作,除九台、榆树变、双阳变、五棵树变外,均基于ASON功能形成了智能光网络,从而促使本地网络层次更为清晰,业务接入更为便捷,安全性能更高,维护更加简单等。
3.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传输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信息通信工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现如今已在市话中继站、公用电信网、全球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光纤局域网、工业生产现场监控、交通控制指挥等传输网络领域以及飞机、军事、电力、矿井等行业中有所应用。但当下的传输技术未必能够满足用户对网络需求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故还需深入研究和实践。对此笔者基于对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对其发展方向作如下预测:
首先是ASON技术将会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更广的应用领域,且逐步走向商业化,如用于实现该技术的UIN或NN接口可能会成为ASON运营商的业务增长点;ASON与MSTP的有机结合,可进一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和业务多元化;其次是一体机将会诞生,虽然当下的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中的应用已呈现了一体化特点,但其多见于诸多设备中,故为优化资源分配和传输,降低空间资源占有率,节约成本和时间,一体机会应运而生[4];最后是传输设备趋于小型化,如当下的SDH和PDH设备单板化已小有成就,故小型化技术产品会逐渐增多,以此提高容量传输量、便捷信号接入与传送、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增值业务等,可见其发展潜力良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通信的速度和质量,故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而且如何将传输技术有效应用于信息通信工程已然成为众人的关注焦点,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传输介质和技术,更要加大对传输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其整体效用,以此推动信息通信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灿,曹刚.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产业,2012(15).
[2]陈经纬.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09).
[3]谈卓庭.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新应用,2013(18).
[4]徐瑞光.浅谈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J].会议,2013(0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