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实现与仿真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2 21:0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丽等
分享到: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系统在生活中的作用显得愈发的明显。在通信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通信线路难以及时满足大量通信终端同时通信的请求,因此往往许多通信设备要使用同一通信信道。因此众多信道使用者对于信道的使用产生了三种竞争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本文以Matlab/Simulink作为仿真工具,分别实现三种复用方式下的通信系统并进行仿真、优化以及比较。

  【关键词】通信系统;信道;复用;Simulink仿真

  1 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广义上共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部分。信源是指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出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的总称,信宿与其相对,是指通信过程中接收、处理信息的终端设备或计算机的总称。

  通信信道是数据传输的通路以及信号传输的媒质,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信道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就是信息的传递能力,用带宽加以描述。由于通信设备爆炸式的增加,传统的一个设备占用一个信道的传输方式因其效率低而不再适用。新的传输方式要求若干个设备使用一个信道,并且安排合理的分配方式使得同一信道上各路通信互不干扰。最广泛的三种复用方式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是将通信信道的整个频谱范围,划分成若干个频率范围,每一对通信设备只允许工作在某一个特定的频率范围之内,即不同的通信用户是依靠不同的频率范围来实现通信的。早期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现在的无线广播、短波、大部分专用的通信王伦,仍然采用频分复用的技术加以实现。

  (2)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是将全部通信信道在时间轴上,划分成若干个相等长度的时间间隙。将每一对通信设备分配在某一个指定的时隙上工作,那么不同的通信用户即可通过不同的时隙划分实现通信。现在广泛应用的数字蜂窝无线通信系统(GSM)就是应用时分复用的典型实例。

  (3)码分复用

  码分复用不同于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它是利用码组的正交性,将承载着不同通信用户的通信信息加以区分。每一对通信设备都被分配在特定码组上实现通信。现在正在使用的数字蜂窝无线通信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CDMA2000以及SC-CDMA都采用了码分复用的技术。

  码分复用的关键在于通信码组之间的正交性。一种获得正交码组的方法是使用M序列发生器。M序列是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具有很强的自相关特性和很弱的互相关性质。并且M序列可以提供与其周期长度相同个数的正交码组。

  2 频分复用(FDMA)的实现与仿真

  图1中的通信系统实现了三对通信对象的频分复用方式。Signal Generator1,2,3作为信源,分别产生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信号,系统的信宿Scope1,2,3理应顺序收到以上三路信号。左半部分的三个双边带幅度调制器(DSB AM Modulator)分别将三路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三个互不重叠的频谱范围之内,后面紧跟的模拟滤波器(Analog Filter)滤除有用频带之外的干扰信号。至此实现了不同信号的分频段传输,也就是频分复用方式的通信传输方式。

  图1 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示意图

  在实际传输过程中,难免会有随机噪声的干扰,因此仿真中加入了随机白噪声(AWGN channel)进行模拟。在通信接收端之前,需要将混在一起的三路信号从频域上分离开来,并还原到基带。模拟滤波器4,5,6分别滤出相应的三路信号,并通过双边带幅度解调器(DSB AM Demodulator)将频谱搬移回基带两侧。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