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WTL仿生态净化工艺"在泳池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6 13:2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继文
分享到:

 

  [摘要]WTL仿生态循环净化水处理工艺具有节水、节能、环保的独特优势。与传统砂滤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性价比高、水质更优的特点。本文通过WTL仿生态循环净化水处理工艺成功应用于上海同济大学游泳馆及其他游泳馆水处理系统的工程实践,详细介绍WTL仿生态循环净化水处理工艺的设计理念、系统原理、工艺流程、性能特点及与传统砂滤泳池水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

  [关键词]WTL仿生态循环净化工艺 泳池水处理系统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TB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352-3

  1设计理念

  WTL仿生态循环净化水处理工艺,来源于对自然界水体自净现象的模仿。大家知道,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后,一方面,会对自然水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过自身物理、化学与生物的多重作用,可以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我们把自然水体的这一净化过程称之为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如水体污染严重,超过了其自净能力允许的范围,或自净时间周期不够,则需要借助人工方法进行处理。

  2系统原理

  (1)自然水体的自净,究其实质是水体在其流动过程中不断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交换、增加水中溶解氧并排出挥发性废物的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人体的肺部呼吸功能。

  由于呼吸作用,泳池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和泡沫。这些气泡和泡沫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蛋白、酶、氨氮、有机磷、阴离子合成剂、表面活性剂、苯、酚、萘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发泡以后漂浮在水面,越积越多,越积越厚。有效的去除这些物质对池水水质影响极大。单纯靠传统压力砂缸过滤是无法彻底去除这些污染物质的。

  WTL水处理工艺采用V形槽与3幅水膜(图1)曝气装置和发泡浮选装置(图2)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其原理是:池水由系统底部管道上升到曝气装置内筒顶,至曝气最高水面后360°向周围溢流进入多个V型槽内进行跌水,跌水高度为1米,将池水变为水膜流流下进入滤池配水槽中,作用是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水膜内外的气体分压差异,空气中的氧不断进入水中,同时由于水的跌落,带入部分空气进入水中,增加池水的溶解氧,溶解氧浓度可达到8mg/L。水中的氨气、二氧化碳不断地由水膜中逸出进入空气中,而被去除。因为曝气作用,配水槽中的水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如前所述,要更好的去除这些气泡,需要设置汽水分离器-气泡浮选装置,WTL系统巧妙的利用了重力无阀滤池的进水管与冲洗水管的流速和流向的变化,水流速度由快到慢,流向由上到下,有利于比重比水轻的气泡上浮,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泡沫沿着反冲洗管上升,而不会进入滤池的滤层中,随着泡沫的增多和滤池反冲洗,这些泡沫最终被排入下水道使池水得以净化。

  (2)与压力砂缸单层或双层石英砂滤料不同的是,

  6结语

  WTL泳池水处理系统是国内外专利在池水处理系统中应用的典范,已经在100多个项目中成功运用,最长的设备投入使用至今已将近20年,设备运转正常,以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维护、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赢得业界的喝彩。希望该系统能发挥其产品优势,在建筑行业中发挥领先作用。更好的为人民的娱乐生活服务。

  附件:部分泳池案例

  (1)中南海游泳馆

  (2)北京京林大厦游泳馆

  (3)北京国家泳池训练基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