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9 23: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常红斌
分享到:

 



  2.LIDAR机载技术
  LIDAR机载技术对林带比较密集的地方比较适用。它是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的机载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集成了激光扫描仪、差分GPS系统、IMU系统和数码相机,在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系统和IMU系统的支持下,激光扫描系统通过激光扫描器和距离传感器经由微计算机对测量资料进行内部显示或存储、输出距离和角度等资料,并与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相匹配,经过相应软件进行一系列处理来获取被测目标的表面形态和三维坐标数据,从而进行各种量算或建立立体模型,机载LIDAR传感器发出的激光脉冲可以部分穿越树林遮挡,直接获取真实地面的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本系统所产生的三维立体模型是以正摄影像为纹理,以激光点云数据为基础建立的真实三维立体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地方进行多方位观察,以此为平台进行线路选线,再通过专业软件,导入激光点云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准确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与房屋等信息,采用数码影像和精度更高的激光数据经过纠正镶嵌可以获取比传统方法更精确的正射影像图。后续的流程类似于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流程,此方法在浙江、福建、四川、湖南、广东等地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3.RS遥感技术
  RS遥感技术主要是在距离地物几公里到上千公里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或数据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野外验证和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优点在于能获取庞大的信息量,具有综合性的获取信息,图像丰富、逼真、直观,能动态地探测地物和具有广阔的探测范围与较快的数据获取速度。例如,一幅陆地卫星TM图像可以反映发出地面34225km2的景观实壮,我国需要500多张这种图像就可以拼成全国卫星影像图,而更新速度一般16天就可以对地球进行一次数据更新,数据现实性非常好。[6]在电力线路方面应用表现在遥感图像技术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工程沿线的基本信息,如道路、建筑、河流湖泊等;还可以对线路沿线的土壤、植被、地质、水文以及地貌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判读该地区是否存在对电力线路构成的安全隐患,并能提供各种地物的属性信息,为解释各种地质现象和水文要素创造条件。它还可以得到有关定位定线信息,如已有线路的走向和分布、电厂位置、规划区、军事区等特殊点位信息,为线路选线工作提供了最为直观的最新的真实图像资料。[7]
  4.GIS建立电力信息平台
  电力线路信息平台具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分析、显示、输出及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决策的功能,并能构建地面三维立体模型,建立电力线路走向的三维漫游和地图查询系统。建立电力信息平台首先要扫描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目前的商业卫星平面精度可以达到几十公分甚至更高,然后要有高精度的高程数据模型,这可以通过选取线路沿线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点位尽量均匀分布于整个测区或测区周围,通过高程拟合来提高测区高程精度。信息平台建好后就可以进行线路路径的选择和优化了,由于遥感影像的现实性比较好,地貌地物都与实地一致,各种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都反映在影像上,为选线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个别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现场进行调绘。在确定线路走向后,再进行平断面的生成,最后进行一次终勘定位。目前此方法由于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架空输电线路应用方面还非常少,有待进一步开发和使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后的架空输电线路测量会以高精度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建立综合性的数据处理模式,朝着有利于电网信息化、数字化、三维智能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DL-T 5001-2004.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S].
  [2]王世俊.摄影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3]吕良寿.基于LiDAR数据的3D产品生产新技术[J].福建地质,2009,(2):124-130.
  [4]蔡颖,王红亮.3S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电力学报,2011,(6):37-40.
  [5]高福山,胡吉伦,王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电力工程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0,(2):19-22.
  [6]李德仁,王树根,周月琴.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8.
  [7]陈功,程正逢,李幕清,等.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在电力勘测设计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08,(4):22-2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