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种温度对依兰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摘要:采用室外大田育苗袋播种育苗方法,研究常温(25℃)、40℃、50℃、60℃、70℃、80℃温水浸种24h共6个处理对依兰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依兰香育苗期,温水浸种与发芽率的关系呈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用温水浸种24h,有利于提高发芽率,但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的温度,其种子发芽率大幅度降低,80℃浸种发芽率只有2%,最好用40℃和50℃温水浸种,分别达到75%、84%,其次是60℃、70℃,分别为62%、35%。
关键词:依兰香;种子;浸种温度;发芽率
依兰香(Canangaodorata),又名香水树、依兰,番荔枝科常绿大乔木,植株高15~20m。主干挺直,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花两性,腋生,花瓣6枚,黄绿色,形似鹰爪。雄蕊多数。雌蕊头状,多心皮,离生。浆果紫黑色,内含3~12枚种子。花期5~11月。果熟期12月~翌年3月。为热带海岛速生树种,喜高温潮湿环境。在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5℃左右,绝对低温不低于4~5℃,年雨量1300~1800mm,相对湿度80%以上,低海拔微酸性壤土上均可种植。花瓣蒸油叫依兰油,具独特浓郁香味,是一种名贵高级香料;可作定香剂,广泛用以配制高级化妆品。木材较轻,可制家具。因此,依兰香是珍贵的绿化观赏和用材树种,而且在医药、化工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1-2]。但是,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尤其是育苗技术方面,虽然在20世纪70~80年代,科研人员对依兰香的育苗技术有过一些初步的研究,但是,近几十年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没有进一步的报道[3-6]。依兰香是扦插不易繁殖的植物,一般采用种子育苗,为了提高依兰香育苗的成功率,在粤西地区中心城市湛江,通过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处理对依兰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育苗生产提供依据。
1育苗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广东省湛江市,东经110°4′、北纬21°12′,气温年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年均降水量1417~1802mm,年日照时数为1864~216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2~118kc/cm2,≥10℃积温8309~8519℃[7]。试验圃地设于海头镇坡头仔村,土壤为砂壤地,微酸性,土层较厚,肥力中等,光照、排灌条件良好。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试验用依兰香种子来自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当年采收,当年播种。
2.2试验方法
将整理好的、饱满的种子分别用常温(25℃)、40℃、50℃、60℃、70℃、80℃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种处理,不断搅动,待水温接近室温时,浸种24小时,然后种入黑色塑料杯里面,每个塑料杯播种1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cm,每个处理为100粒种子,重复3次。统计其发芽率[8],用SPSS17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
2.3试验过程
2.3.1种子采集与储藏:依兰香种子成熟时间不一致,因此,采摘时一般选择果皮呈深紫黑色或者是深绿色的浆果。果实深绿色的,是种子刚刚成熟,需要放8天左右,果皮从深绿色转为紫褐色,果肉变软。选择优良母树进行人工采集,采收果实后除去杂质、枝梗,将浆果用水漂洗出果肉,捞取种子,然后晾干备用(备用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储存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3个月之后,其发芽率会降到5%以下)。采集时间一般在2月中下旬~3月中上旬。经测定依兰香种子千粒重为88g,种子净度为95%,发芽率50%~80%。
2.3.2整地作床:播种前结合深翻(深度30cm以上)晾晒,拾净杂草、石头等杂物,耙好整平,做到土壤细碎、平整,床面盖中沙。播种床宽lm,长度视圃地而定,以l0m左右为宜。床高20cm,排水沟宽30cm。营养土配制可用充分腐熟的堆肥与湛江本地的红泥土按7:3混合,再用10cm×10cm的黑色塑料杯进行装杯摆放。
2.3.3苗期管理:播种后盖上遮阳网,,防止太阳直射和暴雨冲洗,然后浇1次透水。每天早晨或傍晚少量多次浇水,以保持床面湿润。播后70d幼苗出齐,在天气很干旱且炎热的情况下,可在中午时浇水降温。浇水方式以喷灌为宜,水滴小,防止种子被冲出。当种子大部分出苗时,应用手轻轻拔除杂草;苗木出齐后,拔草时松土要逐渐加深,,但不能伤到幼苗,以免影响幼苗生长,造成幼苗死亡。当苗长出3~4片小叶时,可以喷施0.2%~0.3%的复合肥,同时用0.15%多菌灵和0.1%的氯氰菊酯(或敌百虫)混合喷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3.4注意事项:遮阳网分为致密和疏松2种,一般情况下,前期用致密的遮阳网覆盖,可以防止杂草的生长;等到种子发芽之后,应立刻换成疏松的遮阳网覆盖,在促进苗生长的过程中进行保墒。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浸种温度的依兰香累计发芽率
在发芽期间(播种30天后,种子陆续发芽),每天观察记载发芽情况,分别记载20天的累计发芽数,并2天计算各处理的发芽率。依兰香温水浸种的平均发芽率见表1和图1。
由表1和图1可知,若用温水浸种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前期(2~4d时间内),随着浸种温度的增大,发芽率也越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其中,50℃的温水浸种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最高,高达84%;40℃的温水浸种发芽率为75%,而60℃的浸种发芽率为62%、70℃温水浸种发芽率为35%。超过了一定的温度,比如80℃的温水,其发芽率只有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明依兰香用温水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不是越高越好,最合适的温度在50℃。
3.2重复处理对依兰香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2、表4可知,同样的温度进行重复处理,其差异不显著,说明除了温度改变造成的发芽率不同外,其他的试验条件(比如人员的操作、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都是一致的,而在不同浸种温度间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浸种温度对依兰香种子发芽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进一步进行比较,采用SPSS17数据软件中的SNK法(表4)。可知80℃温水浸种的发芽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处理的发芽率,50℃温水浸种的发芽率最好,其次是40℃,再次是60℃、70℃。说明依兰香种子利用合适的温度进行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不是越高越好,浸种温度越高,不但起不到催芽的效果,反而使得种子发芽率大大降低。
4结论与讨论
(1)依兰香生长在热带地区,是一个稀有珍贵的品种,再加上其种子成熟期不一致,造成种子采集比较困难,而且其种子休眠期短,放置时间越久,其发芽率越低。
(2)依兰香育苗前,温水浸种与发芽率的关系呈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用温水进行浸种24h,有利于提高发芽率,但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的温度,其种子发芽率大幅度降低,80℃浸种发芽率只有2%,最好用40℃和50℃温水浸种,分别达到75%、84%,其次是60℃、70℃,分别为62%、35%。结果与前人[4]的研究有点差异,他们的种子发芽率通过温水浸种之后,能够达到90%以上。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本身处于西双版纳,能够就近收集最新鲜的依兰香种子以及通过将依兰香种子晾晒4~8天之后再播种造成的。
(3)依兰香播种育苗要做到适时播种。育苗地应注意播种前灌足底水,苗木生长期间应加强水分管理,保证苗木的水分供应。依兰香种子的出苗时间比较迟,大概需要50d的时间,因此,播种后要采用遮阳网遮荫,前期可以用较致密的遮阳网,可以防治杂草的生长,后期要用较疏的遮阳网,在保湿的情况下,促进幼苗的生长。
(4)依兰香是一种名贵的热带木本香料植物,被誉为“世界香花冠军”、“天然的香水树”,在医药、化工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今后,有待于对依兰香采用不同的催芽技术进行育苗试验。(收稿:2013-07-21)
参考文献:
[1]张昆瑜.依兰香—花中之王[J].植物杂志,1979,(3):39
[2]陈有义.依兰香树[J].热带作物译丛,1985,(1):20
[3]蔡殿楠,刘泽光.依兰香露芽芽接[J].云南热作科技,1979,(1):14-18
[4]蔡殿楠,刘泽光.依兰香播种育苗研究初报[J].云南热作科技,1979,(1):19-26,32
[5]福建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依兰香芽接试验初步成功[J].亚热带植物通讯,1975,(2):13-14
[6]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经作组.依兰香树矮化整形方法[J].亚热带植物通讯,1977,(3):41-42
[7]陈汉能,谢宝兴.湛江承接花卉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6,(9):81-82
[8]尚文艳,许志兴,金哲石,李淑静,刘博.不同浸种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03):75-7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