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机制及模式(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3 14: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康涌泉
分享到:

 

  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模式

  农耕文化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有多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模式。

  1.劳动主体耦合模式:包括劳动主体在农耕理念、农耕知识等方面的耦合

  农耕理念的耦合是传统的农业信仰与现代的农业观念的耦合。其一,重农利农的传统思想与现代重视粮食生产精神的耦合。我国历朝历代都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农业生产,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环境。其二,珍惜土地的传统情节与今天严守"耕地红线"的观念相耦合。我国古人历来钟情于土地,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尊崇土地、热爱土地、珍惜土地的文化传统。今天,土地是我们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更是发展农业的保障。我们要秉承传统,科学发展,珍惜每一寸土地。其三,崇尚节俭的传统习惯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相耦合。古人非常重视节俭和积蓄,反对奢侈浪费,今天,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农耕知识的耦合是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耦合。包括"应时、取宜"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天、地、人和谐的"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耦合;传统施肥技术与现代测土配方技术的耦合。其一,"应时、取宜"传统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是季节性、时间性。我国古人就是根据自然节律和农作物生产周期安排农事活动,在很早时期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现代设施农业正是通过建造大棚等人工创造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象环境,从而生产"反季节"作物,这正是对传统气象知识的继承和利用。其二,"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天、地、人和谐的"三才"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摆正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与实质启示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秩序的和谐与平衡。其三,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耦合。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较高的投入来实现较高的产出,是一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耕作管理的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倒茬轮种、间作套种、一年多熟等农产品的种植方法,通过锄草灌溉、深翻土地等多种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现在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倒茬轮种、间作套种等更为科学,锄草灌溉、深翻土地效率更高。

  2.劳动资料耦合模式: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与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

  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其一,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二,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其三,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结合使用。许多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发挥了更好的效率。

  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其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为了保证农作物营养的需求,传统农耕文化注意积肥、造肥和庄稼的施肥。集体经济时代,许多农村集体在堆积沤制大粪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把氮、磷、钾等无机肥料加入到粪堆中,这样再进行施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力。其二,传统植保技术与农药植保的结合。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创造了多种防治病虫害、抗御自然灾害的办法,如采取轮作、深耕、抗病良种、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药治虫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现代病虫害的防治要吸纳传统防治技术,优先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植保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其一,变废为宝的循环生产方式与发展有机农业的融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实践中,把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循环生产。积肥造粪的过程就是一种能量循环过程。通过对人粪、畜粪、秸秆、苗粪、生产生活垃圾等的沤制发酵过程,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这实际上是现代有机农业所追求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其二,传统农业与发展休闲农业的结合。我国农耕文化悠久。而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在城市近郊农业地区,一是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二是让市民参与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等,体会农家乐趣。三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解决养殖业中的家畜粪便污染,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3.劳动对象的耦合:包括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农作物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

  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主要是古代培肥养护地力与现代"沃土工程"的耦合。我国古人非常注重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养护地力、合理用地。古代农学"天时、地利"中的"地利"就是指的对土地的培育和养护。合理施肥是养护地力、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措施。现在许多地方实行的"沃土工程"就是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优质土壤,营造安全、洁净的生态环境。

  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其一,古代自然选择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耦合。我国从西周后期,就有关于选育良种的记载。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抗旱、耐涝、抗碱、耐酸的粮食作物品种,以适合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条件。现代先进的种子技术则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其二,古代的"洲际引种"与现代杂交技术的耦合。我国自汉唐以来,就从中西亚引进小麦、胡豆、胡谷、胡葱、胡蒜、胡桃、胡瓜、胡葵、胡麻、胡栗、胡椒等,到明清又引进了红薯、烟草、棉花、玉米、花生等。洲际引种促进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现代杂交技术则通过不同亲本的遗传基因的组合,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可以对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进行筛选组合,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