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关于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9 15: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郭力铭
分享到: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总结近几年农机化培训经验,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去冬今春强化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任务和措施建议,为今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基础,寻找途径。

  关键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目标任务;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X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2-04-1

  1农机化教育培训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蛟河市目前有各类农机专业管理人员74人,各类农机手2000多人,各类服务组织43个,其中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农机大户、合作组织7个,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1000~2000亩的农机大户60户。近几年来蛟河市围绕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深松技术等开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真正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农业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的新型农机手并不多;职业化的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不多,其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几年来农机化教育培训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当前的农机化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其面临一些困难:一是有的干部群众对农机化教育培训认识不足,以至对于农机化教育培训时冷时热;二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人才匮乏,使得农机化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欠缺,有的甚至难以胜任工作;三是财政对农机化教育培训投入不大,扶持不够,使得农机化教育培训资金紧、设施缺、装备差,工作难以开展。

  2农机化教育培训的目标

  去冬今春蛟河市的培训目标是:培训各类农技人员2000人以上,办培训班四期,培训1200人以上。主要培训内容如下:一是强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人员技能,确保服务社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壮大发展服务社规模;二是强化农机驾驶员对新型农机具的使用技能培训,提高驾驶员精确安全操作,维修技术水平,确保作业质量;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断壮大农机从业人员队伍,确保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深松技术、水稻机械化育苗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新技术推广面不断扩大。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书本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乡镇授课与田间地头指导相结合,确保培训教育行动取得预期满意效果。

  3形式多样抓教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依据农时季节与机具类型,采取长训与短训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农机手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与维修保养,从而尽快地让广大群众掌握农机化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是依据农忙与农闲季节,采取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用多种教学模式对广大农民和购机农户进行农机化技术培训,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机化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农民对农机实际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的技能。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培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农机化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4加强培训工作的建议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为加强农机培训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外部坏境。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科技兴农”战略实施力度,因地制宜的开展宣传农机化教育培训,为广大农村培养输送大批既懂农机化技术又有经济头脑的优秀农民。发展先进适用农机,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典型、好经验,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牢牢把握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抓住农机购机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利机遇,引进适用农业机械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用先进的农机装备实现农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机化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是为民服务的部门,是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的单位。因此,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人员编制、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确保教学师资力量,教学仪器、培训场地、实习教练车辆等充足。

  要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为农机化教育培训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市、乡(镇)政府及各部门要切实认真的将农机化教育培训纳入日常工作日程,作为兴机富农、富民强市、为农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一方面要强化用人制度,切实加大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引进,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农机化技术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新型技术、新型机具的培训;第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将农机化教育培训纳入各级日常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的同时,也要将农机化教育培训列入岗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农机化教育培训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从而使农机化教育培训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